本报记者 黄 慧

近年,在我市一些大小社区内悄然兴起一种隐蔽在居民楼里的“家庭餐馆”:客厅作店面,家里的厨房做餐馆厨房,服务员也大都是自家人。据铁杆食客称,在这样的餐馆用餐空间相对隐秘且价廉物美。由于上述种种优点,使得这些家庭餐馆如雨后春笋般遍布我市各个社区。然而,这些餐馆的火爆益了食客,却苦了街坊邻居,他们整天被油烟包围,投诉声不断。而且这种小餐馆多数达不到国家有关标准,影响了我市的创卫整改。

连日来,一些饱受油烟困扰的市民来电反映,小区居民楼下就是“家庭饭店”,找地方吃饭倒是方便,却苦了楼上的住户,他们整日在油烟和噪声充斥的环境里生活。家住金杯小区的吴女士反映,她所住的居民楼一楼开了个“家庭饭店”,一到“饭点儿”,饭店排的油烟熏得楼上的住户纷纷关窗户,不断飘出浓烈的油烟,有时甚至连过路人也被呛得不停地咳嗽,附近住户苦不堪言。除了油烟污染,噪声污染也成了住户的烦恼之一。住在东方京城小区内一家私房菜馆旁边的郭小姐说,炒菜声和食客说话声造成噪声污染,令人中午无法入睡。郭女士说,楼下的家庭餐馆常常营业到晚上11时许,那些喝醉酒的人猜拳、吵架,让她家人根本没办法睡觉,严重影响第二天的正常工作。

近段时间,记者先后走访了张李湾社区、东方京城社区、金杯小区等社区内的多家家庭餐馆,了解到,一些居民楼内的餐馆,每日产生的垃圾量较多,而且有大量的泔水,如果清理不及时或不当,就容易发出恶臭,滋生蚊蝇,影响环境卫生。除此之外,油烟的排放也是一个大问题,一些餐馆为节约成本,随意设置排烟口,浓重的油烟味十分呛人,严重影响到居民的生活。

对于居民反映的家庭餐馆扰邻问题,市城管执法局的相关负责人说,信阳市家庭餐馆油烟污染、噪声扰民等问题,也一直是群众投诉的热点、难点。为解决这些问题,城市管理部门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一是畅通群众投诉渠道,执法热线电话24小时安排专人值守,接受群众的举报和投诉;二是建立快速反应机制,增加错时管理和夜间巡查管理人员,及时对群众的举报和投诉进行查处、纠正,尤其是着力解决噪声扰民、油烟扰民等问题;三是强化管理,主动配合社区居委会、物业管理公司,定期或不定期地对多次出现投诉的家庭餐馆进行调查回访,宣传有关经营政策及规定,对屡教不改的经营业主,在对其严肃批评教育的同时,下达《整改通知书》,督促整改。这位负责人还就此建议:相关部门加强房屋出租管理,相关审批部门加强审批把关,从源头上控制不具备经营条件的场所从事饮食经营。相关部门应对我市城区内的不同社区进行全面的商业需求调查、商业容量评估和整体性商业街区规划,明确不同商业街区的商业主题,按照不同的商业主题分类进行工商行政登记、审批和管理。辖区政府、工商、卫生、公安、城管等部门应多部门联动,实施综合整治,对无证和不符合要求的家庭餐馆,该整改的整改,该关停的关停。

记者点评:家庭餐馆油烟、噪声扰民,看似鸡毛蒜皮小事,但事关老百姓的日常生活,是大事。开展创卫活动,对于提高城市现代化建设和管理水平,改善投资环境,加强精神文明建设,提升城市对外形象,建设魅力信阳,具有重要作用。让我们弘扬时代新风,参与社会监督,主动劝阻和制止损害公共卫生行为,主动清理卫生死角,积极消除脏、乱、差,从身边小事做起,以自己的模范行为带动身边的人,形成人人参与“创卫”的良好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