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件、杂项收藏,趣味在一个“杂”字。心理学家说,喜新厌旧是人之本性。但收藏活动中,喜新不厌旧是收藏家典型的心理特征,因为痴古迷旧是收藏家的本性。而这里所说的喜新不厌旧之“喜新”,是指收藏家“喜”爱“新”发现的古董、老货、旧物,不是指新东西;这里的“喜新”,又含“喜杂”之意。
让我们从杂件收藏起源说起。杂件中的竹、木、牙、角雕、砚台、紫砂壶、珐琅器等,主要兴盛于明代中期海禁开放以后,清乾隆时期各种杂件工艺品的工艺制作达到了顶峰。明清时期的硬木家具及瓷器工艺纹饰,与竹木牙角玉雕、鼻烟壶、紫砂壶、砚台上的雕琢工艺有很多相似之处。俗话说,一专多能,一通百通,明清时期很多雕刻家,既会雕玉器,也会雕竹器、牙器、角器、木器。凡懂得鉴定明清时期的彩瓷纹饰、家具纹饰、玉雕工艺者,多少也懂得竹木牙角玉雕、鼻烟壶、紫砂壶、铜墨盒上的雕琢工艺。
杂件的鉴定方法与古陶瓷、书画的鉴定方法不同,古陶瓷、书画鉴定大都属于纵向鉴定,因为历代陶瓷都是在仿制与创新中不断完善和发展的,陶瓷的器型、纹饰,基本上是唐仿汉,明仿宋,清仿明,民国仿明清。所以,陶瓷是以纵向比较的方法鉴定真伪的。书画历代有历代风格,鉴定时也是以纵向比较的方法辨真伪。比如,鉴评某位书法家的作品,书法是学王羲之、张旭风格的,还是学北魏、汉隶一路的?通过纵向对比历代书法家风格即可先断代。再从纸张、油墨、印章上,辨真伪。而杂件鉴定更多的是采用横向对比的方法,清乾隆时期玉雕工艺达到顶峰状态,那么同时期的竹木牙角雕,也有类似玉雕乾隆工的风格。
传世的杂件收藏品,只能说杂,不能说多。假如我们手上有100万元现金,我们可以在几天之内从古玩市场收进百件、千件历代高古陶瓷、明清民窑彩瓷精品。但要想在几天之内收进百件、千件上品的明清竹雕、牙雕、木雕、铜雕、角雕,或鼻烟壶等杂件,几乎没有可能。说杂件收藏如聚宝盆,特指杂件收藏品杂中有精华,杂中有珍宝,长年累月,积累多了,收藏家自然成了聚宝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