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对于《为奴十二年》的不满,归根到底,是对奥斯卡的不满。中庸的奥斯卡越来越老了,他的选择也变得越来越正确、规整,正确到缺乏亮点,规整到缺少惊喜。从《国王的演讲》到《逃离德黑兰》,从《贫民窟的百万富翁》到《为奴十二年》,不难看出奥斯卡日趋保守的审美趣味。同样是讲述民族的苦难史,《辛德勒的名单》和《钢琴师》在观赏性和艺术魅力上,比之《为奴十二年》的确要更为出色且富有感染力。

去年的《逃离德黑兰》击败了《少年派的奇幻漂流》虽然让人情感上难以接受,但理智上还是不得不承认它的好看。要知道2010年赢了《阿凡达》获得奥斯卡最佳影片的《拆弹部队》才是真的令人无语。尽管幸哉乐祸的人说《拆弹部队》会被人们迅速忘记——人们会用“就是那部抢了《阿凡达》奖”的电影来代指它,片中对战争的探讨够深入,但立场又不偏不倚,让人既看到反战主题又不觉得矫情,最关键的是,也没有像某些激进影人那样对美国发动的伊拉克战争竖起中指,所以摆平了方方面面的要求,照顾到了所有人的情绪。所以一比较《为奴十二年》已经是奥斯卡并不过分的一个选择了。

奥斯卡肯定会坚持自己的原则,而作为观众的我们,只是期待来年更多振奋人心的“完美”佳作能荣耀奥斯卡。 (燕 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