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全国两会,人大会议和政协会议的首场发布会,都会回答中外记者提问。记者梳理发现,发言人尽管经常遭遇敏感尖锐提问,但从未用“正在调查中”“目前还不清楚”等“无可奉告”的托词。

发言人直面回答不回避

2010年至2012年,人大会议的新闻发言人是前外交部长李肇星,政协会议的新闻发言人是当过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主任的赵启正。去年,外交部副部长傅莹和同样当过外交部副部长的吕新华,分别接任人大会议和政协会议的新闻发言人。

面对各类敏感问题,4位新闻发言人都未回避,也没有用“正在调查了解”等“外交语言”做“简答题”。

比如回应“38名全国人大代表都是亿万富翁”提问时,李肇星说,“我也感到钦佩,你做了那么多调查研究,我没有做过,所以我也不知道你说的38名亿万富翁代表的情况是否真是如此”;“我们希望中国有越来越多的富人,但是必须依法致富”。

曾承诺“不说无可奉告”

不说“无可奉告”,是全国两会新闻发布的规则之一。2006年,中国人大制度新闻协会举办了一次地方人大新闻干部培训班,时任全国人大常委会办公厅新闻局局长的阚珂说,“在新闻发言人这个位置上,会经常遇到不同媒体记者的提问,特别是一些不够友好的媒体的提问,他们的问题往往非常敏感和尖锐,确实不好回答”;“请不要对记者说无可奉告,即便记者的提问非常刁钻和敏感,难以回答。”

中国人民大学舆论研究所所长喻国明、中国传媒大学传播研究院教授刘笑盈等受访专家认为,作为全国最高权力机关和最高参政议政机构,人大会议和政协会议对媒体的开放度,标示着对公众的透明度,不说“无可奉告”是民主政治建设的进步。

(据《新京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