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日晚,中国队在索契冬奥会男子冰壶小组赛最后一场比赛中以6比5险胜英国队,以7胜2负的成绩晋级四强,创造了中国男子冰壶队的历史最佳战绩。然而,在辉煌的背后,冰壶运动后继无人、难以普及的困境仍待突破,中国冰壶未来发展任重道远。
专业队+外教+长期集训
在世界范围内,中国冰壶队都是一个特殊的存在。无论男女队,队员都是专业选手,而加拿大冰壶运动员都是业余的,只用晚上和周末训练。为了快速提升水平,中国冰壶队前后聘请了四位外籍主教练,这次男队能够异军突起,曾率领加拿大队获得世锦赛冠军的主教练洛克功不可没。此外,中国男队的主力队员每年有五到六个月在国外集训,这就保证了整支队伍的默契和稳定。
然而,从2004年组队到现在,中国女子冰壶队的四大主力就没变过,一套阵容包打10年。而在这支冰壶男队中,队长刘锐已经服役12年,他还需要撑多久?他能撑多久?
基础薄弱得就像一张纸
依靠着独特的发展模式,中国冰壶近年来快速崛起。但据国家队前主教练谭伟东介绍,全国注册冰壶运动员不足150人,九成集中在北京和哈尔滨,专业场馆也仅有四五处。有行内人估算过,把只玩过一次的人都算上,全国的冰壶爱好者也就是六七千人。如果不是近两届冬奥会女队和男队轮番出彩,引起了球迷的关注,这个数字恐怕更少。
普及冰壶 难度很大
首先就是装备昂贵。一只石质冰壶的市场价将近两万元,一套是16只,仅这一项,成本就高达6位数。配套的冰刷、冰壶鞋和运动服也不便宜,最普通的也要2000元,高档一点就是近万元的消费。
冰壶对比赛场地的要求也极为苛刻。整个冰道的高度误差不能超过3毫米,下面要铺设制冷设备。最早的一批国产球馆要走一遍水、一遍牛奶、一遍高度白酒的“奢侈”程序,才能保证冰面符合要求。目前,在北京冰壶馆一条冰道上玩一个小时就要上千元。
即便满足了这些硬件投入,还需要教练教。在比赛中,冰壶选手是用一只脚滑行,另一只脚在冰面上是不打滑的,仅仅是这个左右脚截然相反的特点,就足以难倒绝大多数人。专业人士说,在学会投壶之前不摔个一两次简直是奇迹,仅仅模仿投壶动作就能把人摔得莫名其妙。
(据网易体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