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信阳消息(见习记者 韩 蕾)“我市有200多辆公交车,只有十几辆属于公交公司,其余的都是私人挂靠经营。”汪洋是浉河勤务大队的一名交警,他告诉记者,由于大部分公交车都属于私人经营,不按点发车、运营时间短、车内拥挤等问题都让市民觉很烦心。
在执勤过程中他也遇到过不少公交车不按交通秩序行驶的现象,“因为有的路段的站点属于临时站点,有的路段没有站点,所以不按站点停靠的现象时有发生,这样容易造成交通阻塞。你想,本来应该在站点停车,但是它却停在了路中间,后面的车过不去,可不就堵车了。”汪洋说,“更有甚者会在行驶过程中随意变道、抢道,这些都是很危险的行为,容易造成车祸。”
“而且有些站点设计得也不科学,就拿我执勤所在的龙潭路口的公交站点来说,站点与十字路口的红绿灯只有10米左右,影响右拐车辆的视线。”汪洋说。
“我记得在2013年市政府列出的‘十件实事’中就有‘优先发展公共交通’,而今年我通过关注市里召开的‘两会’得知这件事再次被当作2014年的重点工作。”汪洋对这种做法表示赞同,“这些年我市的车辆在不停增长,车流量也在日益增大,但是城市公共交通发展却严重滞后。”
采访最后,汪洋告诉记者,希望政府在把“优先发展公共交通”当作重点工作的同时,也要加强对公交运营秩序的监管,提高公交车的服务水平和质量,只有双管齐下才能让市民享受到方便、快捷、经济、舒心的出行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