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张 勇

“时间过得真快,又要到新年了。没想到我这个农村的残疾人也能像城里的人一样,在城市的大酒店里和‘亲人’一起快快乐乐地迎新年。”12月20日,平桥区邢集镇54岁的残疾人林纪全动情地说。

林纪全所说的“亲人”是指市人社局的普通职工方德海。林纪全从小患小儿麻痹症双腿残疾不能行走,一直一个人艰难地生活。1988年方德海回老家过春节时,了解到林纪全生活窘迫,就决定资助他,没想到,这一善举方德海坚持了25年。今年7月6日,本报以《方德海,二十五年践行雷锋精神》为题对方德海坚持做慈善的义举进行了报道。

12月20日,记者在回访方德海时,正赶上他将长期资助的残疾人林纪全接到市区大酒店里迎新年。在温暖的房间里,记者看到围坐在一起的还有方德海近几年资助的残疾人杨厚亮、困难群众杨传友、王霞及方德海的家人。

“新年快到了,我就是想尽我的能力,让他们团聚在一起,感受团团圆圆过年的味道。”方德海说。

在采访中,记者了解到,今年方德海的计划是拿出1.6万元做慈善。他除了坚持每两个月到这4户残贫群众家中送米、面、油、鸡蛋等生活必需品外,还向其他一些困难群众捐款。“目前1.6万元基本花完,由于物价因素,2014年,我计划拿出2万元做慈善。”方德海坚定地说。

在充满着亲情的团聚中,方德海的老伴儿陈书梅不时地给林纪全等人端茶倒水、削水果、递瓜子,方德海忙着给残贫群众夹菜、倒酒。林纪全端起酒杯激动地对方德海说:“你把我从100多里路远的农村接到市里的大酒店‘过年’,这是我从没有想到的。感谢你这个好心人这么多年对我的照顾,你就是我的亲人。”

“作为一名老党员,帮助弱势群体是我的责任和义务。并且在帮扶困难群众的过程中我感觉到,他们不仅生活艰辛,而且更需要精神上的关怀。我除了保证他们每月的基本生活必需品外,还经常和他们电话沟通,了解他们的思想动向,鼓励他们树立信心、好好生活。”方德海说。

临出酒店时,陈书梅把新买的棉鞋递到林纪全手中,并叮嘱他“天气冷,穿暖和点儿,别冻着脚”。方德海忙把米面油等生活必需品装上车,送这些心怀感激的困难群众回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