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阳消息(邵梦华 余瑶磬)信阳地处山区,辖区高速公路建设因地制宜,临水临崖、坡陡弯急点段先天较多,每年4月中旬到5月底、10月初到12月底,由于空气湿度、昼夜温差大,农民焚烧秸秆等原因,雾霾、团雾气象频发,车辆在高速运行时一旦闯入雾区,极易引发多车追尾事故。
多年来,高速交警支队恶劣天气预警及交通安全管理,均是遵循业界惯例,加大巡逻密度、依靠收费员提示路况、民警喊话提醒、警车带路等“人防”措施,民警驾驶警车在大雾天气下巡逻本身是存在极大风险的,可以说是冒着随时被追尾的生命危险在工作,而对雾天能见度的监测也全是使用“笨办法”——凭肉眼观察,凭经验判断。2012年5月28日,京港澳信阳段因雾引发的多车追尾事故给信阳高速公路交管工作重重一击,如何减少恶劣天气能见度过低造成的重大交通事故,唯有在科技装备的科学应用上找到新路子,才能走出困局。
经过对贵州、安徽等地的实地考察和多方协调,高速支队在项目可行性和事故预防预期等方面认真调研,与信阳五家高速公路运营公司共同筹措资金120余万元,在京港澳、沪陕、大广高速科学选点,装备了12套DNQ2型大气能见度检测仪、新增60套太阳能警示灯。各站点的能见度检测仪每分钟通过GPRS上传能见度信息,为系统提供精确查询和模糊查询,地理地图的显示方式,使信阳高速公路所有站点的能见度数据尽收眼底,一目了然。能见度观测仪为支队指挥中心提供未来一定时间内可能发生的危险预警信息,为高速公路交通气象服务与应急处置提供决策支持,并为恶劣天气条件下高速公路运营管理和服务提供帮助,从而提高道路的运行安全水平,减少不必要的损失。但是,随着高速路网的逐渐发达,只靠12个站点的监控是远远不够的,今后,支队将视设备使用情况进一步加大站点密度,为高速公路的安全、畅通运行提供更精确、更可靠的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