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阳消息(记者 刘 方)今年以来,浉河区卫生局采取有效措施加强对民营医疗机构的管理:一是区卫生局成立综合督导组,加强各医疗机构的督导检查。以局监察室牵头,配专人专车和督查工具,定期对所有医疗机构督导检查,重点是对民营医疗机构的监管。二是增加区合管办稽查科力量。抽调部分乡镇合管员集中到区管办,区管办稽查科组成5人团队,配备稽查工具,对所有医疗机构的稽查任务进行分工,对查出问题报主管部门按照有关规定严肃处理。三是实行末位淘汰制。每年与市区各定点医疗机构重点是民营医疗机构签订协议,明确其责任和义务,接受区卫生局及合管办的日常监管和年度统一考核,排出名次,对于排名末位且不达标的,取消其新农合定点医疗机构资格,进行整改,期限一年,下年度才能重新申请加入新农合定点医疗机构。四是对医疗机构采取三级预警制。根据《浉河区医疗机构违规行为处理细则》要求,采用定期与不定期结合对医疗机构进行考核,年终根据平时抽查、社会评议和考核情况进行综合评价。平时根据审核和稽查的情况采取预警制,对初次出现违规情况给予一级警告预警,扣除违规补偿费用;对再次出现违规现象的给予二级警告预警,除了扣除违规补偿费用外,给予2至5倍罚款,并全区通报;对一个协议年度内,已接受过二级警告预警仍有违规现象发生的,执行三级警告预警,自三级警告预警通知之日起,停止新农合补偿三个月,进行整改,全区通报,整改后重新申请,接受考核合格后才能恢复新农合补偿。五是召开民营医院院长专题会,下发《浉河区卫生局关于区属民营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定点医疗机构监管的通知》(信浉卫[2013]217号),针对民营医疗机构存在的问题下发管理措施。六是建立举报奖励机制。对群众举报已查实的新农合违规资金除回收到新农合基金专户外,主管部门按管理协议的标准对违规单位或个人进行处罚,罚金的10%奖励给举报人,并为举报人保密。

浉河区卫生局根据部分民营医疗机构存在药品违规加价、住院患者不提供新农合补偿单、补偿单代签字、虚高医疗总费用、群体性住院、家庭式住院等问题,对所属的7家医疗机构作出对违规资金回收新农合基金账户,对违规资金进行3倍罚款,并对其中5家医疗机构作出停网三个月(时间为9月5日至12月5日)的决定。本次累计收回新农合基金账户违规资金217068.28元,违规罚款总计134271.84元,两项累计处罚资金35.13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