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材业既古老又新兴”,中国石材协会会长邹传胜表示。石材是记录世界各地所有人类历史文明的载体,包括建筑、雕刻、岩画、园林等,传承了千年的文化与艺术。自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随着我国引进国外先进加工技术装备,石材作为一种脆性材料的加工技术得以突破和提高,从过去的结构材料升级转换为现在的装饰材料,石材业迅速成为我国又一新兴朝阳产业。

调结构转方式 国内市场叫好

“虽然石材业增长有所放缓,但增速保持在高于GDP的一倍以上。”邹传胜表示,今年上半年,我国大理石半年产量增长22.5%,较去年的31.09%减少了近10个百分点,花岗石的产量增幅为10.05%,去年为36.99%。另外,今年上半年石材销售收入增加23%,去年为27.31%,实现利润增幅为29%,去年为28.59%。

邹传胜认为,近两年我国石材产业市场情况主要呈现四个特征:第一,国内市场好于国外市场。4月份、5月份的石材出口量一度出现负增长,直至6月份开始转正。第二、大企业好于小企业。第三、能够直接做终端工程的企业好于专做石材批发的企业。第四、有资源的企业好于没资源的企业。

在当前的经济环境及市场形势下,我国石材企业纷纷转向国内市场。“行业发展现在有两个方向,一个是调结构,一个是转方式。”邹传胜表示,我国石材业进军家装市场发展前景巨大。其中,“调结构”在于调整社会的消费结构及产品的市场结构,在依托“铁公机”(铁路、公路、机场)及其他商务楼宇建设的工装市场时,努力开拓家装市场,做到家装与工装并重。“转方式”主要针对产业升级,将围绕资源节约型及环境友好型两个方向努力。据邹传胜介绍,我国石材生产仍相对比较粗放,在生产过程中会产生污水、粉尘和固体废弃物,需要加强清洁生产管理。为实现产业升级,石材协会正努力制定行业清洁生产国家标准及矿山开采技术规范。

倡导节能减排 主攻家装市场

“石材是节能减排的产品,然而,很多人对它存在误解。”邹传胜表示,“在部分利益集团的误导炒作下,一些不负责任的媒体加以宣传放大,使得消费者误解石材。实际上,大理石没有任何对人体有害的放射性物质。花岗岩的个别产品存在放射性,但多用在户外,完全符合适用范围,相比其他建筑材料的放射性只能小而不能高。”

和其他建筑材料不同,石材只有矿业没有窑业,加工生产无需经过工业窑炉的煅烧,加之矿业开采本身就是一个冷加工过程,避免了温室气体的排放,真正做到了节能减排。“假如我们能够更多地使用石材,将对节能减排作出更大贡献。”邹传胜表示。

“任何一个行业都在国家这条大船上,大船走得快,我们自然快,大船放慢脚步,我们也得跟着慢。”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向中西部推进,未来,我国石材业也将从东部沿海地区向中西部地区发展,而家装将会成为新一轮的主攻市场。 (江 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