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医药巨头在华曝出“贿赂门”,陕西医生卖婴,最近关于医生的负面报道频见报端。中国医师协会表示,因医德医风未通过考核的医生将被列入“黑名单”,建议对其“终身禁医”。

医生这个职业,的确对从业者的道德本应有着更高的要求,而医德也是每位医科生的必修课。医德也并非虚无缥缈,早有客观的评判和细则的定义。但是,医德考核是否万能,能够清理医生群体中的败类,甚至避免恶性事件?答案恐怕并不乐观。

当医生被分派了创收的任务,甚至连绩效和奖金都与之挂钩,医疗服务整体的“趋利化”,其实已与医德无关,更多体现出制度的授意。例如,漳州医疗腐败窝案,竟无一公立医疗机构幸免,药品贿赂已成普遍潜规则。这个时候与潜规则对抗的医德其实胜算不大。一些有“医德”的医生,反而显得不受待见。如此背景下,又怎能企望“医德”脱离土壤独自绽放呢。

另一个问题在于,医德的考核究竟遵循怎样的标准,又由谁来考核?假如医德考核不过是体制内的自律,就好比让人“搬起石头砸自己脚”一样天真。试想,医疗贿赂窝案的发生地,是否能通过自律式“医德考核”来自曝家丑。可见,当下医疗领域的诸多问题,并不能全归咎于医德。

一言以蔽之,“医德”必须倚重,但“医德”却绝非万能药,相比“医德黑名单”,更当紧的或许仍是培植让“医德绽放”的制度土壤。(武 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