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承先

巍巍古镇淮河边,商贾往来流水般;青石街道车马喧,夜市灯下人潮翻。

这就是当年往流古镇的概括写照。

据说,往流镇起初是一个居住着三百六十户人家的小集镇。实际上是个小寨子。因为它有东西南北四个寨门。当时人们称其为“烧门”。想来可能是“哨门”的俗称。还因为它周围的寨墙在二十世纪四十年代还可以见到其断断续续的遗址。外砖内土的墙根有三米多厚。不过现在已荡然无存了。市内有四条大街:东西街连成一条直线;南北街分左右像两条平行线一样与东西街相交接,其间的距离有五十多米。南街的中段还有东西两条较大的巷子。整个街道全都是用青石条铺排而成的。街道两旁的房舍也都是用青石条砌成的廊台。西十字街口(实际是T字形,即南街与东西街交接处)有一座小庙,也就是人们常说的“两山夹一庙 一步三孔桥”的关帝庙。北街中殿有一座大庙,坐西朝东,叫文昌宫,供奉着文昌帝君。由于庙舍较大,房屋较多,民国时期的国民小学增设在庙内,庙里的昌奎、昌喜两个和尚也便成了学校的两个勤杂工。与南大街平行的南起西巷子,北至小石桥,还有一条西后街。西后街中段坐东朝西还有座庙,叫“迎水寺”,庙里供奉着送子观音,观音塑像后整个三间大殿靠后墙塑的是娃娃山。山上有百十个娃娃,或站或坐或跑或卧,栩栩如生,灵气十足。

东门外有座关帝庙,是山西省商人们在此建的山西会馆,当地人叫它“东会馆”。后面坐北朝南是明三暗五的五间大殿。大殿的东西两侧各有十间厢房。大殿的正前方三间拱形大门,门的上头是三间高耸的戏楼。特别是大殿和戏楼,都是加厚的青砖墙壁,彩色琉璃瓦的上盖,阳光一照,熠熠生辉。戏楼上一年四季大都有走江湖跑码头的戏班在上面演出。不知为什么,无论来多少观众,庙院都会显得空荡荡的。

东会馆再往东约一华里,有座牛王庙,集镇上要是谁家办丧事,都会到这座庙前烧香烧纸送灵牌。

南门外有座倒坐观音庙,因为庙门向北,所以有“倒坐”之说。庙里供奉的是地藏王菩萨。是用以保住集镇风水的。

西门外有座龙王庙。若处旱无雨,人们就会把龙王塑身抬出来祭拜后游街求雨。西寨外偏南还有座华佗庙。庙门前有一方大水塘。集上有的人家无钱就医,就去池塘里舀点水,供在神像前烧香祭拜后,把这水带回去给病人喝了治病。

北门外路东有座堂子庙,庙里供的是观音菩萨。集上有些有钱的人家添了小孩儿金贵,就都到庙里捐香火钱,求尼姑给辫串长命锁,回去给孩子戴上以保平安。路西有座火神庙,庙内接屋连山有两座各三间的大殿,东殿供的火神,西殿供的佛祖。其建筑也和东会馆一样,青砖琉璃瓦,飞檐挑爪(角)十分美观。庙内还有个旁院,院内的房舍是供僧人居住和香客临时休息的场所。

在火神以北、堂子庙以南各有一座古塔,传说是为一位僧人和一位老尼所建。

居住在集镇上的人们,绝大多数以做生意为主。不过各条街上人们的营生又各有侧重。

东街以小作坊居多。如油坊、磨坊、豆腐坊、印染坊及木匠铺、篾匠铺、铁匠铺、小百货铺等。

北街除了几家茶馆、饭馆、浴池外,大多数人家几乎是闲居。

西街的人们大多数以搬运为生。西门外便是淮河。高耸的南岸有石条筑成的码头。河里经常停泊着三五十只大小不一的木船。这些船都是蚌埠、正阳等地把大量的盐和布匹等物运来;再把这里的粮食及土特产运走,因而河下几乎是日夜不停扛粮包、盐包的人穿梭般忙碌的身影。运货的船家也经常三五结伴上岸来打酒、买菜、下馆子或到澡堂子泡泡热水澡……

南街的生意最红火。粮店、饭店、布店、百货店、医药店、五金店等,一个挨着一个。往流是隔一天一逢集。到了逢集,赶集的人,比肩接踵,甚至拥挤不堪。

特别是夜晚,一到黄昏,这条街的北端,各种应时小吃摊数不胜数。如郭发的卤肉夹烤馍,叶家的卤杂,姚大的酱牛肉,葛家的萝卜窝、酥角子,谭家的炸麻圆、豌豆油香,张家的糟水汤丸,梁家的馄饨、烧饼,罗家的烩绿豆丸子,潘家的糊辣汤,徐家与陈家的小笼包子,花家的牛肉火烧,曹家的热粽子,魏家的凉粽子,胡家的花糖等各种较有名气的小吃摊在街道两边一字排开,散发出一阵阵诱人的香味。走在街心令人如痴如醉,流连忘返,直到深夜还有人在这儿吃喝玩笑。

每年的除夕一过,往流集上的狮子龙灯、旱船、花排等便开始踩街了。一对狮子四条龙加上旱船、花排轮番刷街,一直刷到二月二以后。这些刷街的玩意儿,不管到谁家门前,这家人都会放一挂鞭炮迎接。有的人家还会捧出几包糖果或几包烟卷馈赠给玩灯的人们。他们也就会在这家门前多耍一会儿或多唱几个小曲。其间,正月十五闹花灯自不必说,正月十六到火神庙送灯,则是一道风景线。这天晚饭后,几乎每家每户都有一个大人带着一个孩子,拿着香蜡纸炮,挑着灯笼到火神庙拜祭。祭毕,人也聚集得差不多了,人们便鱼贯似地走出庙门,顺着四条街一直踩过来,像一条火龙,不见首尾地在街上蠕动着,景象非常可观。

到了农历二月初二是文昌宫庙会,要请戏班子在庙的后院唱上三至五天大戏。狮子龙灯花挑旱船自然也来凑热闹。时值农闲,十里八乡赶会的人自然也多。

农历四月初八,清明扫过墓之后,人们便开始操办四月八的庙会。是倒坐观音的庙会。连往流周围三几十里的小集市上的商贩,也来这里搭棚摆摊抛售货物。赶会的人除了听戏看灯,还可以购买些叉把扫帚扬场铣,准备夏收夏种。还有的人买点细布之类的生活用品,准备度夏。因而集上的买卖真是热火朝天。

五月初五端午节,家家都在门前插艾、蒲草避邪,包粽子、炸油货、喝雄黄酒是不言而喻的事。午间还有道士穿戴着道袍道冠手执宝剑到每家每户的堂屋里向门外打一道清水符(其实是喷一口凉水),接着把宝剑向外一指,意为驱走了瘟神。

人们最喜好的是到河下看划龙船听“良友戏”。所谓龙船,也就是在一艘较大的木船船头扎个龙头,船尾扎个龙尾,船体用画有龙鳞的红布围着的这只船。“良友戏”则是一些京剧爱好者,备齐文场(指京胡、月琴等)武场(指锣鼓盔镲等)分配确定剧中角色后,不化装,不作动作,或坐或站,按剧情对唱、对白(没有做打)。看着慢慢划动的龙船,听着铿锵的锣鼓声和悦耳琴音和着唱白,真个是赏心悦目,情趣无穷。

农历七月十五,据说是鬼节。每到这一天,镇上的人都用彩色的油纸叠成河灯,用麦面做成碗状的小灯,滴几滴香油到里头,再置根灯草于内,等吃罢晚饭到河边把灯点燃后放到灯里,叫“放河灯”。越放越多,这些灯随着流水乘着风漂满河面并向远方漂去。整条河面波光粼粼灯光闪闪五光十色,宛如一条宽大的彩锦向远方飘去,大概这就可以告慰那千千万万先后故去的亡灵吧。

中秋节喝团圆酒吃月饼赏月,家家如此,自不必提。九月重阳节登高喝菊花酒赏菊咏诗只是少数人的闲情逸致。而十一月十五月当头,喝当头酒在往流早已蔚然成风了,数百年前就有人观察到,这天夜晚月亮最圆最高最亮午夜时,凡垂直于地面的物体都没有影子。这说明月光直射到往流地区。这天夜晚,有三三五五的知己,也有十个八个的好友,聚在一块儿,这一席那一席,全镇也不知有多少席都在喝当头酒。一直喝到午夜过后,才“家家扶得醉人归”。传说清朝末年有个落第的读书人曾在喝酒时顺口吟咏道:

明月当天思悠悠,

世态炎凉杯中收;

把酒地酬任自由,

何苦万里觅封侯。

这也说明他借酒浇愁时的兴致与无奈。

直到现在往流还有很多人在这天相约喝当头酒,叙友情,谈诗论画……

喝过当头酒也就是吃腊八饭、过祭灶了。随着春节的来临,人们又怀着美好的憧憬,向往来年新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