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古人把茶与柴米并列,茶是人们日常生活的必备品。

我国利用茶的历史已有四五千年。世界上种茶、制茶、饮茶均起源于我国。

茶有解渴、提神、启迪思维等功用。我国在两晋时已有“比屋皆饮”的饮茶风习。唐代陆羽的《茶经》问世后,饮茶更是朝野风靡,并且与寺院僧人结了不解缘。僧人坐禅,要饮茶养神。他们在群山起伏、泉水叮咚的寺院所在地栽培良种茶。著名的四川蒙顶茶、黄山毛峰茶、庐山云雾茶、天台华顶茶、西湖龙井茶、武夷岩茶等,起初都是寺院栽种的。寺院僧人的种茶努力和对饮茶的倡导,推动了我国茶文化的发展。

唐宋时,各地城镇茶馆渐多,到清代江南地方较大的乡村也有茶馆。茶馆是人们用饮茶方式进行休息、谈心、议事、会友的好去处。清代时艺人到茶馆说唱,有些茶馆同时又是娱乐场所。

茶树四季常青,开白色小花,香气馥郁。古人认为茶树是坚贞的象征,有“不移其本”的特性。古俗男女缔结婚约时,男家要给女家送茶叶作聘礼,称为“茶礼”。茶叶成了古代婚姻的媒介物。

古代有“客来敬茶茶留客”的风习。敬茶讲究茶具清洁、茶碗带有托盖,要泡酽酽的新茶。如果夜间来远客,更要热茶敬客。“寒夜客来茶当酒,竹炉汤沸火正红”,饮茶已远远不只是为了解渴,茶也不仅仅是一种饮料了。饮茶重视水的选择。平日煮茶的水是隔年的雨水,讲究时用贮藏已五年的雪水。这雪水又须是从梅花瓣上收下来的雪,放在鬼脸青花瓮内,埋在地下融化成的。有一回妙玉在栊翠庵给林黛玉饮这茶水,林黛玉也想不到一杯茶水要花这么大的功夫。

古代善饮茶的人,讲究选用好水煮好茶,茶具配套要小巧精致,冲泡要有技巧,饮量宜少,饮时要先闻其香,慢慢啜饮,叫做“工夫茶”。清代袁枚在《随园食单》中对此有经验之谈,他说:饮茶,“杯如小桃,壶小如香橼,每斟无一两,上口不忍遽咽,先嗅其香,再试其味,徐徐咀嚼而体贴之,果然清芬扑鼻,舌有余甘。一杯之后,再试一二杯,令人释躁平矜,怡情悦性”。这就是“工夫茶”。 (范平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