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与朋友聊天,朋友问我的喜好和追求,我脱口而出——宁静。
从什么时候开始喜欢宁静,说不太清楚,但我知道,这种需要一定是跟我当时内心的紧张情绪和工作压力有很大的关系,因为需要才会找寻。
幸运的是,我的这种找寻,在茶的世界里定格。在泡茶和品茶的道艺里,我触摸到了宁静与躁动的真实存在,同时在找寻的过程中,竟然真的使我安然于匆忙之中可以享受宁静,并获得了转换和辩证的思考能力。
安静、雅静到宁静,对于我们来说是心灵的成长过程。安静、雅静也可能是先天赐予的,但主要还是后天的培养和需要。我们如果能有意识地培养自己安静的能力,就学会了理性的思考、用心去倾听、三思而后行。安静的最高境界就是达到宁静。安静是一种常态,也可是一个片段,最好成为性格和习惯。宁静则是心智传达出的气场,是精神统领,是品格和超然。静与动是对立的,但当静形成一种力量的时候,它把动也包括其中了。处事不惊,遇事不慌,是因为在勇敢中有宁静,在激烈中有宁静,在辉煌中有宁静,在挫败中还有宁静,因此胜利与成功就是一种绝对了。
宁静,赋予精神以高贵的旗帜,赋予胜利以勇敢的铠甲,赋予力量以锐利的宝剑,赋予健康以太极功夫,赋予美丽以魅力。
于是,宁静是我们寻求幸福的彼岸。
我们在宁静中得到了欣赏的快乐。世界由于欣赏,让人们更痴情于浏览万千景象;历史由于欣赏,让人们更关注于学习和借鉴;人类由于欣赏,彼此间就多了关注与关爱。
通常,人们都比较喜欢文静的人,都喜欢过安静的生活,更喜欢追求雅静的情调与品位。如果要谈及宁静的话题,或多或少都会让我们多一些思考,多几番思量。古人云: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更重要的是,宁静可以致远。
创造美好,有时是那么简单。于平凡生活之中,借一盏香茗,鲜活我们精神的味蕾,灵动我们沉睡的心觉,品得生活的真滋味。
茶有一种力量,它能让焦急变成积极;让冲动变成理智;让自我变成无我……这也许是更多的人喜爱茶的缘故吧。
爱茶的人不仅喜欢喝茶,也喜欢在泡茶的过程中体会细节,从而带给精神与茶一样的滋润。有一段时间我对泡茶的痴迷,就像吸烟的人对烟的依赖。尤其是在饭后,餐具刚撤走,手自然地就伸向茶具……
后来,我明白这是我内心的需求找到了方向。在泡茶的过程里,动中有静,静中有动,泡茶的人通过泡茶的手语梳理了纷杂的心绪,在流动的水和升腾的雾气中,芳香弥散,思想渐起,会使我们紧张的情绪和焦灼的心态,由急变缓直至安静下来,因此能敛得一份自然与宁静。
其实,能够柔润我们精神的载体有很多,只要用心选择和体会。听古琴一曲《山中吟》,心神出离尘世,随琴随性,对话自然,在通达的状态下感受古琴古韵带给我们“至若山月江风之景,乌啼花落之音”宁静至极的体验;燃一支沉香,烦杂的思绪渐渐的被沉静入心、平燥安神香气和轻慢飘逸,如丝如翼的香雾抚慰,那一缕“轻”,真的可以承载生活中所有不能承受的“重”。
宁静,平实而美好,可要真正获得又是那么不容易,需要的时候,它偏不来,因此我们发大的愿力去争取。
宁静,是本事,是功夫,是需要学习的。佛告诉我们:要修行,说是要读《心经》。有识之士说:生活,就是修成宁静的理想道场。
我们在生存的社会里跑过来走过去,如果没有宁静,就会多了很多的烦躁与烦恼。丢掉最容易使我们不能安静下来的计较、猜忌与贪婪,彻底地轻松起来,置身于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共融之中,获得一分收获,在宁静中与相邻的人真诚面对、握手相拥,痛苦就远离了自己。
在宁静中找到自我,也可在宁静中忘掉自我,在了心非心的境界中,有我与无我都不再是问题,因此我们的笑容是真实的,言词是友善的,思想是从容的,拥有宁静致远的信念,我们不会自大,不会狂妄,不会向挫折妥协,更不会在失败时轻言放弃。
在宁静状态下,我们能聆听小草的声音,也可以与天际的流云对话,还可以与拍岸的浪花同声歌唱……
置身于俗世间,要活得真实与精彩,就要去伪存真,静观自己,这样,我们就能体验出平常生活的本质,即快乐幸福与宁静和谐。在做人和做事的细节上继续努力地修为,我们就会踏上安静的甬道,通达宁静的阶梯。
宁静,会使我们获得更多的能量,帮助我们开启智慧之门,于生命与生活之中自省、自悟、自觉。因而,我们在宁静中成熟,又在宁静中年轻。(王 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