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油价“跌跌不休”,国内油价却重回“8”时代。于是,有了各地多名大学生向发改委申请公开上调油价依据。

向行政部门申请公开信息,显然是因为民众有不甚了解的地方。按照道理来说,民众是不应该不明白的,成品油调价,自然是因为国际原油价格的变化触动了调价机制。然而,民众始终弄不明白的是,目前国际油价和2007年基本持平,当时的国际油价正是95美元,现在国际油价同样是95美元,5年多过去,国内成品油价却涨了一倍左右。这如何解释?

有人出来算了一笔账。假设以国际油价100美元为基价,22天涨到了104,国内油涨价,假设22天恰好又跌回100,跌幅刚好不到4%,国内价格不变。如此反复10次的话,国际油价还是100,国内油价却涨上天了。现实未必就是这样的,但这合理解释了为何国际原油价格没变的前提下国内油价却猛涨了近一倍。同时,也直接指出现行成品油定价机制所存在的巨大漏洞。

成品油定价机制存在漏洞,不言而喻。不合理的定价机制直接催生了不合理的成品油价格。此外,国内成品油成本与利润始终是一本不清不楚的账,如今国内油价高企,其中很大一部分正是消费者为石油企业的义务埋单。按照现行成品油定价机制,成品油价格以国际市场原油价格为基础,加国内平均加工成本、税收、流动环节费用和适当利润确定。在几个构成价格要素中,我国的石油行业因特殊行业垄断背景,流动环节费用过高。通过压缩成本来舒缓石油价格上涨压力,本是企业的义务,如今几乎完全转嫁到消费者身上,而利润却成了企业口中夺不去的肥肉。

最近雾霾天气频繁侵扰,其中油品质量差对空气的影响被屡屡提出。油品升级换代乃大势所趋,但谁应该为油品升级埋单?消费者或油企?在如今成品油成本本就一塌糊涂的前提下,升级会不会成为企业继续捞钱、坐享利润的噱头,成为消费者无力承担之重,恐怕谁也不好说。但是,消费者不应再为本属企业的义务埋单,这应该是最基本的道理。 (楠 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