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韵雯

人最初伴着自己的哭泣来到这个世界,最终随着别人的眼泪挥别这个世界,而这之间称为“人生”的日子,又免不了悲欢离合的泪水。即便人常说“男儿有泪不轻弹”,那也是他们忽略了后面紧跟的那句“只是未到伤心处!”可能我们也时常会感觉到人生的快乐,但之所以称为“快乐”,就是因为它来得快,去得也快,无法把握,不可强求……这也注定了“快乐”只是这出悲剧的佐料,我们的正餐,却始终调和着泪水的咸味。

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究其根源——“烦生畏死”。“烦生”是源自无尽的欲望得不到满足,谁都明白“无欲则刚”,可是现实中这永远只是个“乌托邦”式的理想。《红楼梦》的《好了歌》唱的妙:“世人都晓神仙好,唯有功名忘不了!古今将相在何方,荒冢一堆草没了!世人都晓神仙好,唯有金银忘不了!”至于“畏死”则是出于对那个从来不曾有一个旅人归来的神秘国度的恐惧。谁能有庄子那种“以天地为棺椁,以日月为连壁”的“齐生死”气概,我们都是凡人,面对着未知的永夜,谁能不心存惶恐?于是乎,人生的悲剧主题就此奠定。

但是人生的悲剧主题绝不代表生活的悲观态度!人们从悲剧中不仅仅是收获眼泪和苦涩,也该有严肃和崇高。就艺术作品来说,真正不朽的往往是悲剧主题:泪眼往往比哄笑更加直抵人心,从古希腊的经典悲剧,到永远说不完的《红楼梦》,即便是以大团圆结尾的《牡丹亭》,人们回味无穷,反复称道的还是那出凄美伤春的《游园》折子;而莎士比亚亦不乏出色的戏剧作品,但能代表他最高成就的,无疑永远是那部《哈姆雷特》……泪水可以模糊双眼,但掩盖不住人生的光辉。

既然人生注定了以悲剧的方式落幕,就更应该把握住舞台上的光阴,即便眼中常含泪水,那也是为了映照出心里的彩虹。人生,就是要用心演好一幕悲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