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阳消息(方建兵)在罗山县青山镇一建筑工地10米的高空上,22岁的方太平正熟练地操作塔吊。

“别看我年轻,已经开了三年塔吊了。”方太平是岳山村人,他介绍说,这个工种不愁找不到事情做,只要你想干,能吃苦,3000元的基本工资是一般行情,比这个低的工资肯定招不到人。

老刘是陈洼村人,15岁就出来跟着师傅学泥瓦匠。前段时间,亲戚承包了砖工项目,需要人手,他便从温州赶回来帮忙。

“亲戚现在每天给我150元的工资,而在温州,至少是300元至400元,一年下来最少也有八九万元的收入。”老刘说,“现在建筑行业工资最高的就是泥瓦匠,手艺好的泥瓦匠,一年挣10万元不成问题。”等这边的事做完,他还打算去外地。

据了解,该镇技能型农民工有500多人,日薪均在150元~200元。“技术工人越来越难找了。”某建筑工地包工头胡某感慨地说,“由于外地工资高,许多本地农民工,特别是有手艺的人都出去了。为了招到人,我们只能涨工资。

该镇政府负责人介绍说,为了留住农民工,本地企业在保证不拖欠农民工工资的前提下,还加强对农民工的人文关怀,使他们工作起来有幸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