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宗豪老人在送给记者的书上题字留念。

见习记者 李秋艳 周亚涛

“面对死亡威胁,振作精神对待,康复自然来。坚韧不屈服,病魔也惊呆……不急不躁无怒,平淡想得开,随其自然来去,自勉适量锻炼,百病自认乖……”这是我市离休干部潘宗豪老人中风后的自勉词,15年来面对疾病的不断侵袭,他始终以乐观向上的心态面对生活,以坚强的意志对抗着疾病。

近日,记者见到潘宗豪老人时,发现他已经是一个年近八十、行动不便的中风患者,但是依然威武高大。他戴着一副书生气很浓的黑边框眼睛,颇显文雅。潘老话不多,脸上更多的是保持着严肃的表情,虽然岁月已经在这位老人脸上留下了深深的痕迹,但是当年战场上那种坚强果敢之气并没有从那张已然苍老的脸上退去。

14岁入伍、16岁就入党的他曾经在渡江战役中荣立一等功,在3年的抗美援朝战争中,潘宗豪荣立国际三等功两次。战争年代的岁月有多艰苦,战争有多惨烈,只有经历过的人才有发言权。潘老掀起自己的裤脚给记者看他的脚,虽然穿着袜子,但是仍然一眼就能看出变形了,站在一旁的费继英老人说,都是当年行军打仗时落下的病根儿,后来疼着疼着就变成了现在这个怪形状。

1997年11月初,潘宗豪老人略感身体不适,去医院检查,医生只是说感冒而已。然而在家吃药调理3天后病情越发严重并昏迷,家人紧急把老人送到了医院。当潘宗豪老人醒来时,发觉身体的左半边瘫痪。面对着巨大的病痛,老人并没有消沉悲观,他默默地在心底念叨:“我不能倒下,我要站起来!”第二天老人就让自己的老伴儿在病床上绑起了一条背包带,用手拉住一头,努力尝试着从床上坐起来。经过无数次的锻炼老人在老伴儿的帮助下坐了起来,并坚持着走下床尝试着走路。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3个月的刻苦锻炼,他竟然能慢慢地走路了,这让病重的他看到了希望。出院后老人每天仍坚持锻炼身体,他从来不把自己当作病人看待,自己能做甚至是不能做的事儿,他都努力地去做到,能自己走他绝不借助于拐棍,能拄拐棍走他绝对不借助于轮椅,必须靠轮椅的时候,他坚持自己推着走。

2001年,69岁的潘宗豪在病痛中坚强地走过了3年,往昔峥嵘岁月是他所有的回忆,他想把战场上的英雄人物英雄事迹一一写下来,让后人铭记那些为新中国抛洒热血的革命烈士。于是,潘宗豪老人拄着拐杖拖着残疾的腿,在老伴儿的陪同下,不顾舟车劳顿到全国各地搜集材料,历时一年多的时间用心血写就了《十五军的拳头团》(30余万字)。完成了这部巨著,老人并没有停止前进的脚步,他不想中风成为自己不思考的理由,他想用思考来阻止思维僵化的步伐,于是他拜诗人祖袭尧祖深义父子学习古典诗词,先后有近300首诗词正式发表,并结集出版了《潘宗豪诗集》。看到这些,我们很难想象眼前的潘老参军前连小学都没有读完,如今他俨然是一位小有名气的文人了。

战场上他曾经经历过枪林弹雨,病魔面前仍然是不折不扣的英雄,如今已是暮年的他心不老、志不衰,正如老人在一首诗中写道:“负笈学诗心不老,白头敲韵绣华章”,他用乐观坚韧的生活态度让夕阳红得更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