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公安部发布了新修订的《机动车驾驶证申领和使用规定》(简称“123号令”)。“123号令”对不同车型的驾驶人管理作出更为严格的规定,包括闯红灯由原先记3分提高为记6分、故意遮挡机动车号牌由原先记6分提高为12分、驾龄1年以下实习驾驶员不得单独驾车上高速等。此外,醉驾大中型客货车将终身禁驾;对3年以下驾龄的驾驶人发生交通死亡事故的,倒查考试发证民警的责任。其中,闯红灯记6分引起热议。 (据新华社)

严苛很有必要

去年,醉驾入刑的严规也一度引起争议,但事实表明,去年5月1日醉驾入刑以来的一年间,全国醉酒驾驶同比下降44.5%。对个人来说,提高驾驶门槛、加大惩罚力度,会造成一些不便、影响部分利益,但能因此减少公共交通安全事故的发生,为更多人消除安全风险,对社会来说岂非必要?对个人生命财产又何尝不是一种保护?有人说,饥荒的时候,哪还关心什么食品安全,有树皮吃就不错了。现在则不同了,人们对生命与健康有了更多的爱惜,需要更强的“安全法则”来为公共安全系上安全带,用更严的防治措施来为社会秩序划上安全线。如此,“车轮上的中国”才能行驶得顺利而安全。(黄星)

还应多管齐下

发达国家治理交通违法行为,向来是三管齐下:一是处罚;二是教育,比如美国违法司机在缴纳罚款之后,还必须上“学习班”;三是长效机制,主要是和诚信档案关联,如德国不仅会将交通违法计入个人诚信档案,保险公司也会根据驾驶员和车主的违法记录调整相关保险费率。(郭文婧)

防止落实走形

现行交规不可谓不严厉,但往往在落实中不知不觉地走了形,原因主要有三:一是少数地方道路建设本身缺乏科学性,交通管理水平也不利于交通文明的形成,更有甚者,暗设“违规陷阱”,达到罚款目的;二是违规惩戒往往化解于无形。不少地方交管部门与公权单位之间私设“密道”,而卖分现象早已司空见惯,交管部门对此也熟视无睹。当惩戒不足惧,那么制度初衷的威慑目标就难以达成,交通文明自然是水中月镜中花;三是特权车横行,令交通管理千疮百孔。在无视交通规则的车辆中,到底有多少属于特权车,恐怕只有交管部门自己清楚。(禾 刀)

完善交通信号

在严惩“闯红灯”的同时,交管部门也要尽量确保“红绿灯设置”本身的充足合理性。我国城市的红绿灯等交通信号设置,确实存在许多不尽合理或亟待完善改进之处。

其一,红绿灯信号之间在时间分配设置上不尽合理——往往存在红灯时间过长、绿灯时间过短的问题。

其二,红绿灯信号之间在空间间隔设置上的不尽合理——往往存在信号灯设置过于频密、空间间隔太短的问题。

此外还有,红绿灯信号具体设置方位地点的不尽合理——一些城市的部分红绿灯,或者位置过低,或者易于被遮挡,而导致“能见度”不高等。(张贵峰)

提高文明素质

日常生活中,很多交通事故的“导火索”并非全部由“技术性”要求引发,随意加塞、变道不打转向灯等细枝末节的“道德性”问题也常常引发事故。“路怒族”为何越来越多?不夸张地说,很大程度上是由“无品无德”的司机引发的。

中国已进入汽车社会,我们都在强调汽车文明。谦让出平安,尊重生文明,这是交通文明的优良传统。安全有道,行车有德,做人有品。汽车文明不仅仅是技术性要求,驾车技术再好,如果没有行车素养,同样会损人损己。

(陈 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