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阳消息(见习记者 李秋艳)10月11日,“三省媒体联动·千里跃进大别山”采访团在信阳新县结束了在信阳地区为期三天的采访。三天来,三家媒体从红色旅游到旅游产业再到经济发展由点到面剖析信阳革命老区的经济建设,从大别山革命故事到九里水库谦让用水,写出了三省人民的历史渊源和深情厚谊,搭建了三省合作交流的媒体平台。

信阳可以有多个名片

信阳毛尖作为全国十大名茶之一,一直是信阳的名片,尤其是从2010年开始,信阳茶叶在信阳毛尖之外,又添了一个新成员“信阳红”之后,红绿搭配,信阳茶更是名噪全国,茶作为信阳代名词的身份更加巩固。

《大河报》记者朱琨告诉记者,她之前来信阳采访的主题都是信阳茶,整个采访下来心中最大的感受是茶就是信阳的代名词。不过经过这次深入了解信阳之后,她觉得信阳资源这么丰富,应该有更多的名片,而不仅仅是茶,比如说信阳的红色旅游以及秀美的山林风光,置身其中简直像置身于世外桃源,应该把这些资源充分利用起来。

旅游产业“红绿”结合 三省联合是关键

信阳风光秀美,这个被称为“北国江南,江南北国”的地方用自身浓浓的人文气息和让人流连忘返的自然风光吸引着八方的眼球。

《新安晚报》陈丽卿在采访结束时告诉记者,这里“红”、“绿”资源丰富,虽然现在旅游产业发展也不错,但是感觉有一点散落,大别山是一个整体,如果这次三省媒体的联动能唤起三省政府的联动,三省联合,“红”、“绿”结合的话,一定会共同发展得更好。

“当听到位于罗山九里水库上游的河南人民为了下游湖北大悟人民用水而毫不犹豫地把放养的鱼苗捞上来,以保证下游地用水时,我为咱们两省人民的深情厚谊而感动,也真心感谢河南信阳人民的谦让!”《楚天都市报》刘利鹏说道,作为来自湖北的记者,看到大别山地区不管是在革命年代,还是现在的经济社会发展都有很好的合作,他更希望以后三省尤其是湖北和河南有更深度的合作,谋求共同的发展。

产业转移 打好根亲文化牌

信阳素有“小申城”之称,唐代“开漳圣王”陈元光(固始人)、“闽王”王审知(固始人),把中原文明传播到福建、台湾等地。自此信阳成为“姓氏源、客家根、唐人故里、闽台祖地”。也因此吸引了一批又一批从东南方向赶来的游子,把拓展事业的落脚地选在了信阳。

《大河报》王鲁峰告诉记者,信阳工业城作为宁西工业走廊的龙头所在之地,引进的星天空数码、天扬光电等这些企业发展势头真的很好,有很多“信阳制造”都填补了河南空白,这将会改变信阳的产业结构,我觉得信阳在产业转移中应该打好根亲文化这张牌,在采访中发现有些人就是因为“根”在信阳,才回老家投资的。比如说我采访到的星天空数码(信阳)科技园去年7月签约,就与其副总裁林建兴“根”在信阳市分不开的。

区位优势加强 发展天时地利人和

信阳地处鄂豫皖交界处,京广、京九铁路和106、107国道以及京珠高速公路纵贯南北,宁西铁路、312国道和即将开通的信叶高速公路横穿东西,在境内形成四个双十字和两个区域交通枢纽——信阳市和潢川县,使信阳成为“立中原而通八方,居腹地而达九州”的交通要城。

“作为黄淮四市之一,既是粮食大区、农业大区,也是财政穷区,工业小区,但是中原经济区建设提出来以后,它从边缘变成了前沿,信阳依靠劳动力优势和区位优势,会在承接整个产业转移过程中,在中原经济区建设和大别山未来的发展当中扮演一个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在谈到对信阳未来的发展前景时,王鲁峰这样告诉记者。

来自《楚天都市报》的陈凌墨对记者说,“现在武汉到信阳最快连一个小时都用不了,基本上连为一体,我觉得咱们应该充分利用这种交通区位优势,天时地利都有了,再加上信阳人民的勤劳和智慧,我相信信阳未来的发展绝对是很快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