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 晗
“老师,我还想再演一次小诗人!”2025年清明节前夕,淮滨县实验小学一年级19班的教室里,孩子们举着自制的“诗词小卷轴”,围着班主任刘嘉艳叽叽喳喳。
谁能想到,这场“圈粉”无数的活动,出自一位从乡村小学走出来的优秀教师之手?2024年,在淮滨县乡村教师遴选中脱颖而出的刘嘉艳,带着在马集中心校担任语文教研组长的经验,一头扎进实验小学的素质教育探索中。
“教育不是灌输,是点燃火焰。”刘嘉艳常把这句话挂在嘴边,而她的课堂,永远充满惊喜。
为了让孩子们爱上阅读,她把教室一角改造成“童话书屋”,每周五下午的“故事盲盒时间”,孩子们随机抽取老师准备的书籍,用黏土、彩笔画出心中的角色。在她的引导下,曾经不爱看书的蔡振达,如今成了班级“故事大王”。
“刘老师会蹲下来听我讲天马行空的故事,还帮我把想法写成小诗!”蔡振达捧着自己最爱看的《父与子》,眼里闪着光。
课堂上的刘嘉艳更是“点子王”。在优质课大赛上,她带着孩子们用树叶拼贴古诗意境,用情景剧还原课文场景,这种沉浸式教学让她一举拿下语文学科一等奖。“原来语文课可以这么好玩!”陈子沐的妈妈笑着说,“孩子现在回家总拉着我们演课本剧,连成语接龙都成了家庭游戏。”
作为班主任,刘嘉艳把班级管理变成了“成长合伙人计划”。她和孩子们一起制定“班级公约”,设立“小管家”轮岗制度,连教室卫生都成了孩子们的“责任田”。
在她的带领下,19班荣获实验小学“优秀班集体”称号,家长群里每天都有新惊喜:“孩子主动整理书包了”“今天给我讲了班级趣事”……
“刘老师像会魔法的仙女!”孩子们的童言童语,正是对这位教育者最高的褒奖。
从乡村讲台到城区校园,刘嘉艳始终用创新与热爱,为孩子们搭建通往知识与成长的彩虹桥。在她的教室里,每个孩子都能找到属于自己的舞台,而这,或许就是教育最美的模样。
温馨提示
本页面内容不允许直接阅读,请通过《信阳日报》客户端浏览查看。
扫描二维码下载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