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民生 PDF版阅读

信阳日报客户端

一端在手 信息全有

莫让农家书屋成摆设


邹晓峰

近年来,随着农民兄弟知识水平的提升和阅读需求的增长,全国各地的农村都建起了类似农村合作医疗室的农家书屋。这些书屋通常配备各类书籍800册以上、报刊杂志8种以上。这不仅使农民能够及时学习新时期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还能掌握不少农业科学知识,农民对这种“充电站”伸手点赞,因此书屋深受农民的欢迎。

但笔者近日下乡,在与一些农民攀谈中得知,的确有不少村委会的农家书屋常常“铁将军”把门,无人问津,室内积满灰尘,书屋形同虚设,未能发挥应有的效益。

要改变这种状况,笔者建议从三个方面入手。一是要树立长远发展意识,完善配套设施,落实各项管理制度,选派责任心强、具备组织协调能力的人员负责管理,确保农家书屋的“家门”常开;二是推动“党员活动之家”“远程教育室”与“农家书屋”等多功能平台联合运营,将其打造成新农村建设的“加油站”;三是要充分发挥各个活动场所的功能优势,在政治教育、村民议事、科技培训、文化娱乐等方面形成基础工程、系统工程,让广大农民群众真正地在此汲取知识营养,丰富精神生活,陶冶情操,感受温暖。如能这样,咱农民兄弟的求知、娱乐活动就有了广阔的空间。

温馨提示

本页面内容不允许直接阅读,请通过《信阳日报》客户端浏览查看。


扫描二维码下载客户端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