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显国
下马河,商城的一个普通山村,却承载着我生命中最珍贵的回忆,是我一生魂牵梦绕的地方。
村庄零星分布在灌河中上游。村口的小河,如银色绸缎铺展在沙滩上。它源于海拔1584米大别山北麓金刚台,一路奔腾后投入史河怀抱。这条“中原第一峰”孕育的母亲河,用甘甜乳汁滋养万物。干旱时,它吝啬地露出河床,细流潺潺;汛期时,又大方地裹挟泥沙倾泻而下。雨过天晴,河水掠过石丛,奏响欢快乐曲,细沙河滩与波光交相辉映,构成美丽画卷。
清晨,晨曦初照,山村苏醒,小河畔热闹起来。赶集的、担水的、洗菜的人们纷纷赶来,两岸洗衣的大姑娘小媳妇更为此地增添灵动。她们挽起裤腿择矶而坐,边揉搓衣物边聊天,皂液泡沫随波逐流。远远望去,身着各异服装的人们似星辰洒落在沙滩。棒槌声、流水声、说笑声交织,诠释着天人合一的怡然生活。
盛夏,烈日炎炎,小河成了我们的欢乐天地。午后,小伙伴们牵着水牛到河边吃草,我们则奔向清澈河水。赤脚踏上滚烫沙子,虽感灼热,但入水瞬间清凉舒爽。水底鹅卵石杂乱分布,鱼儿穿梭其中,伸手就能擒住刀鳅、白条等。折枝柳条串起“战利品”,虽常给鸡鸭享用,过程却乐趣无穷。玩累了就到深水荡子,扎猛子、蝶泳、蛙泳、仰泳,尽情畅游后还打起水仗,欢声笑语回荡山谷,直至夕阳西下才踏上归途。
下马河特殊地理位置曾造就它的辉煌。20世纪70年代前,河沿北岸街道是多个乡镇的集贸市场,比县城南关还兴盛。街道两旁商铺林立,铁匠铺、酿酒坊等一应俱全。每逢集市,街上炊烟袅袅,人头攒动,商贩吆喝声不绝于耳。小时候,父亲带我来此,我盯着热气腾腾的汤锅挪不动步,父亲破例买的一碗滑肉汤,香气扑鼻,那份满足与幸福至今难忘。
然而,斗转星移,鲇鱼山水库修建后,曾经日夜奔腾的小河消失在浪涛中。水库1970年3月动工,1973年12月竣工,控制流域面积924平方公里,库容9.16亿立方米,集多种功能于一体。那座长1475.6米的堤坝,锁住了洪水,让它恩泽商城、固始等537万人民。如今,水库碧波荡漾,天水一色,鹭鸶低翔,荣获“中原神水”之称,还被评为AAA级旅游景区,成为中原旅游康养基地。
下马河,是我生命的摇篮,是我一生的牵挂。这里的一草一木、一河一桥都印刻着我的成长足迹,饱含着我对这片土地的深情。树高千尺总有根,无论走到哪里,家乡的养育之恩都萦绕心间。我衷心期盼,家乡未来山更绿、天更蓝、水更清、景更美,人民生活更加繁荣昌盛。愿下马河的故事永远延续,愿这片热土绽放新的光彩,让每一个游子归来,都能找到熟悉的温暖与感动,续写属于下马河的辉煌篇章。
温馨提示
本页面内容不允许直接阅读,请通过《信阳日报》客户端浏览查看。
扫描二维码下载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