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综合 PDF版阅读

信阳日报客户端

一端在手 信息全有

春游,不要“游”出一片狼藉


李 浩

春暖花开时节,信阳多条文旅路线备受青睐。山野间、河畔旁,随处可见露营的帐篷;信阳诸多小院,随处可见打卡的人流。然而,乱丢垃圾、明火烧烤等现象时有出现,让惬意与自由的春游“游”出了一片狼藉。

向往青山绿水的旅行者,本是为了追寻“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的闲适,却在不经意间成了破坏生态的推手。更令人忧虑的是,这些行为正在形成可怕的“破窗效应”——当第一个人将纸屑丢进溪流,后来者便敢把整袋垃圾倾倒入水;当烧烤架在无人劝阻下支起,更多明火便如野草般蔓延。春游不文明现象看似是“小节”,实则影响深远。

只有一路与文明作伴,才有一路的好风景。其中,既需要向美而行的自觉,更离不开向善而治的智慧。完善露营地垃圾分类指引、加强文明公约宣传,建立不文明行为信用惩戒机制……让“不可为”的边界清晰可触,让“不敢为”的威慑切实存在,才能遏制肆意妄为的不文明行为。监管不是束缚,而是对公共利益的托举;追责不是苛责,而是对文明共识的捍卫。当每位游客都知道“有人管、管得住”,那些侥幸心理才会转化为对规则的敬畏。

文明旅游从来不是单选项,而是多方共绘的同心圆。春游的本质,应是人与自然的双向馈赠,我们带走回忆,留下清净;自然给予我们美景,收获守护。这种善意对话,需要每个人的行囊里装着公德心,真正做到“轻装来、无痕去”。当更多的人俯身捡起垃圾扔进回收箱,当人人能驻足制止折花者,当父母轻声为孩子讲述“禁止触摸”背后的原因,这些微小的文明行为,终将汇聚成美丽风景。

温馨提示

本页面内容不允许直接阅读,请通过《信阳日报》客户端浏览查看。


扫描二维码下载客户端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