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商报讯(首席记者 李肖肖)6月15日,郑州市政府办公厅下发 《郑州市水上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简称《预案》),根据《预案》,郑州市将成立海事专业水上搜救机构,明确提出将纳入社会力量。
这次文件的一大亮点,是将民间救援纳入政府救援体系中。
根据《预案》,对参加水上搜救并表现突出的民用船舶、社会团体、民间组织和社会志愿者等社会救援力量,县级以上政府按照有关规定给予表彰、奖励并适当给予补助。参加现场救援的政府公务人员、专业救助人员由其所在单位办理人身意外伤害保险,参加现场救援的社会力量由其所在的县 (市、区)政府办理人身意外伤害保险。
水上突发事件应急所需专项资金,要列入各级财政预算予以保障。参加水上应急行动牺牲的军人或搜救人员,由军事部门或市政府按照相关规定批准为烈士;致残的,由市政府按相关规定给予抚恤优待。
这对于民间救援队来说无疑是个“史无前例”的好消息。
以著名的“郑州市红十字水上志愿服务队”为例,服务队的前身是郑州市水上义务搜救队,成立于2005年。2012年,搜救队挂靠在红十字会,成员达到100多人。
这么多年来,他们一直在呼吁,也跑了无数地方,但是没有一家保险公司愿意给他们办理保险,因为他们从事的属高危行业。因此,入队的队员都要签署一份“生死状”:一旦出现意外,与他人无关,责任自负。
“如果真能把资金、设备、保障解决了,对所有人来说都是一个好消息。”郑州市红十字水上志愿服务队队长牛振西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