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李 凯
秋阳正暖,机械轰鸣。昨日,在浉河区贤山路(新十八大街—琵琶路段)工程现场,两台大型摊铺机缓缓前行,将滚烫的沥青均匀铺开,压路机紧随其后反复碾压,蒸腾的热浪中,沥青气息扑面而来。
“目前项目整体形象进度在96%,上面层沥青摊铺是通车前的最后一道关键工序。我们正集中力量,确保下月实现主线通车目标。”项目负责人、信阳城市建设投资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王鹏介绍。在他身后,粗具规模的贤山路展现新姿:双向六车道平坦开阔,新安装的路灯整齐排列,人行道透水砖铺设完成,绿化带点缀其间,道路轮廓已然清晰。
据了解,贤山路道路工程西起新十八大街,东至琵琶路,全长1.868公里,采用城市主干路标准,设计时速50公里/小时,道路红线宽33米。该项目建成将有效破解长期困扰浉河南岸居民的出行难题。
“过去,浉河南岸东西向通道不足,与快速路网的连接一直是个瓶颈。”王鹏指着已通车的下穿新十八大街隧道表示,“这一关键节点的打通至关重要。现在从贤山路可直接经匝道驶上新十八大街高架,通往市区各处无需绕行,预计将为周边居民节省至少15分钟通勤时间。”
“对内,这条路进一步完善了我市主干路网体系,如同一条‘金腰带’,显著增强浉河南北两岸交通联系,提升跨河通行效率。”王鹏向记者阐释,“对外,它为沿线待开发区域提供了重要的基础设施支撑。一条路,将激活一片区域。”
“我们盼这条路通车盼了好久了!”家住周边小区的陈先生难掩激动,“以前送孩子上学、自己去老城区,都得绕一大圈,赶上早高峰更堵得心烦。现在好了,直接就能上高架,省时又省心。看着这条路一天天建成,我们邻居群里都在讨论,以后出门更方便,这片区域肯定也越来越热闹!”
工程的品质体现在细节之中。该项目不仅包含了道路、桥涵、交通工程,更将给排水、电力、照明、绿化乃至海绵城市理念融入其中,力求打造一条功能完备、环境友好、智慧现代的标杆道路。记者注意到,人行道采用了透水砖,这正是“海绵城市”理念的体现,有助于雨水渗透和收集,缓解城市内涝。
温馨提示
本页面内容不允许直接阅读,请通过《信阳日报》客户端浏览查看。

扫描二维码下载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