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德顺
几场绵密的秋雨,将浉河南岸的建业城细细擦拭了一遍。花草树木在雾气中愈发清润,露珠垂在叶尖,折射着朦胧的天光。漫步其间,听鸟儿在枝头啁啾,恍若置身于一幅秋日水粉画卷,周身的倦意都在这湿润的空气悄然消散。
待走得微微发汗,正要找个石凳歇脚,忽地,一缕若有若无的香气钻入鼻尖,像一只无形的手,牵引着我循香而去。
顺着香味拐过墙角,见着几棵木瓜树。碗口粗的树干撑开一树青黄,几十个木瓜挨挨挤挤地挂在枝头,表皮还带着晨露的湿润,在薄雾里泛着柔和的光。
思绪漫溯,将我带回儿时信阳老城东关的岁月。记忆里,街坊王奶奶的院子里,有一棵木瓜树。初春时节,木瓜树枝头怯生生地探出卷曲的叶芽,像是在窥探这个新奇的世界。没过多久,紫红色的木瓜花便星星点点地绽放在叶间,宛若撒落人间的云霞。再过些日子,整棵树都挂满豌豆般大小的木瓜仔,为古朴的院落增添了一抹灵动的色彩。而我独爱那墨绿色的树皮,斑斑驳驳,满是岁月的痕迹,仿佛一位历经沧桑的老者,默默诉说着光阴的故事。
每至中秋,木瓜树便迎来了最耀眼的时刻。硕大的木瓜缀满枝头,那馥郁的香气,勾得孩子们馋虫大动,口水止不住地往下流。胆大点儿的孩子头,总爱在月黑风高之夜,召集小伙伴,悄悄翻过王奶奶家的院墙,我们则在外面望风,听到窸窸窣窣的动静,心里都提到了嗓子眼。待他们揣着战利品翻回来,大家便一蜂窝地躲在胡同深处,分食这来之不易的香甜。事后,有的孩子还会别出心裁,将木瓜瓤掏空,挖两个小孔,装上纸烟,有模有样地 “吞云吐雾”,那稚气未脱的模样,如今想来,仍是忍俊不禁。
信阳的木瓜不比南方热带番木瓜的软糯,倒是脆生生的。儿时,母亲总爱把菜场买来的或老家亲戚送来的木瓜切成细丝,拌上白糖或是土蜂蜜,在瓦罐里腌上几日。在揭盖的那一刻,那酸甜的香气便扑面而来。这道木瓜小菜,成了父亲最爱的下酒菜,我们兄妹几个只能眼巴巴在旁边看着,当然,上菜之前,母亲会把还带着一点果肉的木瓜果核和汁水分给我和妹妹。
往昔,因木瓜经济价值有限,信阳鲜少有人大面积种植。改革开放后,随着城市规模不断扩张,木瓜树凭借其优美的外形,摇身一变,成为信阳城市园林中不可或缺的绿化景观树。它们静静伫立在街头巷尾、公园广场,不仅装点了城市的容颜,更让那一抹木瓜香融入了城市的气息。
秋季,是木瓜树最美的时节。此时的它,果实累累,宛如挂满枝头的金色灯笼,在阳光下熠熠生辉,给人以视觉的盛宴。而那低调却又迷人的木瓜香,丝丝缕缕,沁人心脾,仿佛能抚平世间一切的浮躁与烦忧。它不仅承载着我儿时的欢乐与回忆,更见证着信阳这座城市的变迁与发展,在岁月的长河中,散发着永恒的芬芳。
温馨提示
本页面内容不允许直接阅读,请通过《信阳日报》客户端浏览查看。

扫描二维码下载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