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民生 PDF版阅读

信阳日报客户端

一端在手 信息全有

道路“微改造” 提升幸福感


本报记者 李 凯

见习记者 胡雪佳

“以前下雨天出门都得踮着脚走,现在好了,平坦的水泥路直通家门口,再也不用绕远路了!”昨日,家住羊山新区南京路街道石化路社区畜产小区的王阿姨,站在新修的道路旁,脸上洋溢着欣慰的笑容。这条曾经让居民头疼的“泥泞路”,如今已变成宽敞整洁的“舒心路”,成为社区聚焦民生、办好实事的生动缩影。

此前,畜产小区6号楼门前的道路因年久失修,路面坑洼不平,每逢雨天便积水成潭、泥泞难行,成了居民出行的“拦路虎”。“之前孩子上学在这摔了一跤,裤子全湿了,回家哭了好半天。”提起过去的情景,居民方先生仍忍不住摇头。

民有所呼,我有所应。社区工作人员在走访中了解到这一情况后,迅速将其列为重点民生项目推进。

“改造不能‘一刀切’,得听大家的意见。”石化路社区党支部书记刘星介绍,项目启动前,社区投入大量时间“做足功课”:一方面通过入户走访、居民座谈会等形式,广泛收集大家最关切的路面坑洼、排水不畅、充电难等问题;另一方面,积极对接施工单位及相关职能部门,把居民的“需求清单”转化为可行的“施工图”。

施工期间,社区工作人员全程跟进监督,严把质量关。此次改造不仅对路面进行了平整硬化,还同步完善了排水设施,从根本上解决了积水问题。在充分吸纳居民建议的基础上,工程还涵盖了房屋防水、楼梯粉刷、环境整治等内容,实现了综合提升。“周边的杂草清理了,蚊虫也少了,晚上出来散步的邻居越来越多了。”居民张奶奶高兴地说。

目前,工程已完成总进度的80%,小区面貌已焕然一新,坑洼的路面变得平坦,老旧管网逐步更新,即将安装的充电桩与休闲设施,更让居民对未来的生活充满期待。

“接下来,我们将继续紧盯施工质量与进度,确保后续工程顺利完工。”刘星表示,社区将持续倾听群众呼声,把实事办到居民心坎上,不仅要让小区“有面子”,更要“有里子”“有活力”,真正把这项工程打造成居民安心、舒心的“民心工程”。

温馨提示

本页面内容不允许直接阅读,请通过《信阳日报》客户端浏览查看。


扫描二维码下载客户端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