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方东升)面对面谈、心贴心聊,板凳坐着硬,群众心里暖。近年,罗山县丽水街道广泛开展“田间围谈”,几张小板凳,不用会议室、不用讲话稿、不设主席台,通过讲群众能听懂、有内容的“大实话”,引导群众说出真实想法,发现和解决“急难愁盼”问题。
该街道党员干部定期或不定期深入到田间地头、大树下、院坝里组织灵活多样的“围谈会”。干群同坐一起,围绕农业生产、基础设施建设、人居环境整治、惠民政策落实、邻里纠纷等话题畅所欲言。干部认真记录群众反映的每一个问题、提出的每一条建议,能当场解答的立即回应,能现场协调的马上处理;对于需要进一步研究,明确责任人和办理时限,跟踪问效,确保“事事有回音、件件有着落”。
“现在干部到家门口跟我们聊,问题说出来没多久就解决了,心里特别踏实!”高湾社区居民张大妈的话,道出了群众的共同感受。
“田间围谈”不仅解决了具体问题,更成为宣传党的政策、凝聚发展共识的重要平台。街道干部利用围谈时机,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讲解最新惠农政策、法律法规、乡村振兴规划等,听取群众对家乡发展的意见建议,激发了群众参与基层治理的热情。
丽水街道相关负责人表示,“田间围谈”拉近了干群距离,畅通了民意渠道,推动了问题在一线发现、矛盾在一线化解、服务在一线提升。
温馨提示
本页面内容不允许直接阅读,请通过《信阳日报》客户端浏览查看。
扫描二维码下载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