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版:县区 PDF版阅读

信阳日报客户端

一端在手 信息全有

革命薪火映青春 红色基因代代传


新县大思政课网络宣讲活动拉开帷幕

本报讯(王丽君 黄珊珊)“红旗飘飘,号角声声。这号角是党的号召,是激昂的宣言……”9月1日,新县职业高级中学礼堂内掌声雷动、气氛热烈,2025年“青春新县·薪火相传”大思政课网络宣讲活动在此拉开帷幕,这场以“传承”为核心的思政盛宴,为在场的每一位观众带来了一场浸润心灵的精神洗礼。

活动现场,红色记忆与时代精神交织共鸣,一幕幕鲜活场景让信仰的传承变得触手可及。新县城关第五小学的孩子们带来情景剧《赓续红色血脉 做新时代好队员》,用稚嫩童真诠释着代代相传的初心;红领巾讲解员动情讲述张爱华的坚守故事,让榜样精神在娓娓道来中浸润人心;新县特殊教育学校方秋平老师的深情分享,让大家真切触摸到第九届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获得者程敏身上闪耀的平凡坚守与不凡力量;八里畈镇七龙山村第一书记胡岸“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铿锵誓言,尽显新时代青年的使命担当……一个个身边人、一件件身边事,让红色传承有了具体模样,让时代担当有了生动注脚。

近年,新县正用一系列鲜活实践打破课堂边界,让思政教育跳出“课本框”、接上“生活气”。依托鄂豫皖苏区首府革命博物馆、红田惨案旧址等县域红色教育基地,该县精心打造“大思政课”实践教学点,量身开发特色研学课程。学生们不再是隔着书本看历史,而是能走进红色现场触摸岁月痕迹,在沉浸式体验中筑牢红色精神根基。不仅如此,新县还让思政教育有了更多“代言人”:700余名“小小讲解员”走进红色遗址、遗迹,用童声讲述革命故事;由红军后代、老党员、退役军人组成的英雄山党支部,更成了流动的“红色宣讲队”,他们定期开展义务宣讲,把初心故事、奋斗精神送到校园课堂、社区广场、田间地头,让思政育人的触角真正延伸到城乡的每个角落。

在夯实线下基础的同时,新县还积极推动思政教育“触网出圈”、实现“随时在线”。2025年,新县精心谋划“网络名人看百村”系列活动,网络达人们用直播、vlog带大家触摸红色遗址的历史温度,见证老区乡村与产业齐头并进的振兴新貌,让思政教育不再是“隔空喊话”,而是真正与现实同频共振,跟着时代脚步鲜活生长。

温馨提示

本页面内容不允许直接阅读,请通过《信阳日报》客户端浏览查看。


扫描二维码下载客户端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