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版:县区 PDF版阅读

信阳日报客户端

一端在手 信息全有

新县:“小兵”一线显担当 文明实践结硕果


聂建武 王丽君

“现在我们不用担心用水的问题了,太感谢咱们的志愿者了。”8月20日,在新县田铺乡塘畈村西高山组,村民韩光荣拧开水龙头,清澈的自来水“哗啦啦”涌出,他的脸上漾开了笑意。

持续多日的高温干旱,曾让村里63户近200名群众的日常用水成了大难题。

群众的困难就是“集结号”。接到任务,田铺乡“田小兵”志愿服务队顶着酷暑烈日,深一脚浅一脚地扎进荆棘丛生的山林。他们挥锄挖渠、肩扛手提,开辟出新水源,挖掘出上千米沟渠,铺设供水管道。经过数日连续奋战,甘洌的山泉终于顺着管道流进每一户焦急等待的村民家中。

与此同时,在田铺社区,另一支“田小兵”小队也在紧张忙碌着。他们主动化身“水管医生”,挨家挨户排查供水情况,疏浚堵塞的水沟,及时维修破损水管,确保了社区396户居民用上了安全、放心的“及时水”。

这支关键时刻冲得上、靠得住的“田小兵”队伍,正是田铺乡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精心培育的成果。队伍以乡、村两级干部为骨干,广泛吸纳全乡党员、团员、网格员、种养殖大户、农机手和农技专家等力量,创新形成“1+3+N”运行模式:在乡党委统一领导下,聚焦种养殖劳动帮扶、实用技术帮扶、农产品销路帮扶三大核心环节,延伸提供农机调度、水利维护、环境整治等多样化服务。

“田小兵”的汗水结出了累累硕果:汛期过后,他们第一时间清淤修路,守护村民出行安全;农忙时节,他们深入田间地头,助力复耕复种,让撂荒土地重焕生机。此外,还通过开展电商培训,为农产品插上“云翅膀”,实实在在助农增收。

“田小兵”的茁壮成长,根植于新县精心构建的新时代文明实践沃土。近年,新县建立起“群众点单、中心派单、志愿组织接单、群众评单”的服务闭环,精准对接群众需求。同时实现文明实践阵地乡镇、行政村(社区)100%全覆盖,在景区、单位等场所设立133个实践点和200余个“文明使者”服务站,形成“中心-所-站-点”四级服务网络。

坚实的组织体系汇聚起蓬勃的志愿力量。目前,新县注册志愿者达4.27万人,构建起“10+2+20”专业化服务队伍体系,年均开展文明实践活动超6000场,服务群众20余万人次,孵化项目2000余个,为基层治理和乡村振兴注入了蓬勃的文明动能。

温馨提示

本页面内容不允许直接阅读,请通过《信阳日报》客户端浏览查看。


扫描二维码下载客户端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