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山县第一完全小学 五(11)班 屈冠廷
翻开课本,那些方块字像一粒粒饱满的种子,悄悄播撒在我心田。我恍然望见,李白凝望的那条气势磅礴的瀑布,正穿越千年从天而降在我眼前。原来五千年浩荡的中华文明并非远在云端,它就藏于我们每日诵读的诗文里,栖身于我们一笔一画写下的汉字间。我逐渐懂得,这源远流长的馈赠,正需要你我稚嫩却有力的双手,在时代的星河里小心呵护、传承。
记得初学《望庐山瀑布》时,老师慷慨激昂的声音让我仿佛真的看见了李白置身于庐山之巅的身影,万丈飞流自云间奔泻而下,如银河倒挂,犹如千军万马向我扑面而来。后来我尝试在书法课上轻蘸浓墨,笨拙地描摹王羲之苍劲的笔画,手腕酸痛之际,才恍然懂得那字里行间深藏的筋骨与力道。原来我们书写下的每一笔、诵读出的每一句,都仿佛在与古人推心置腹。
今年端午,奶奶教我包粽子时,翠绿的粽叶裹住雪白的糯米时弥漫的清香,还有她细细道来屈原投江的悲壮故事,让那流传千年的爱国情怀第一次如此真切地渗入了我的心坎。书本里还学过造纸术如何神奇地化树皮破布为纸张,指南针又怎样为迷途者指明方向……祖先的智慧光芒,就如此闪耀于字里行间。
中华文明如一条奔流不息的长河,我们正是其中一朵跃动的浪花;它又似星河璀璨,我们便是那传递光热的小小星辰。当爷爷奶奶欣慰地夸我毛笔字有了进步,当亲友惊喜地收到我手写的“福”字,那一刻我明白,这源远流长的血脉已悄然生长在我身上,那沉甸甸的文化接力棒,正被我的双手紧紧握住。
轻轻合上书本,认真记下的每一个字,反复吟诵的每一句诗,亲手包好的每一个粽子……都如一枚枚印章,让古老的精魂真正印入我们的血脉——我们这一代,终将用自己清晰而坚定的足迹,稳稳接住历史递来的使命,走向更辽阔的远方。那中华文化长河奔流不息,因我们点滴融入;那文化星光恒久灿烂,因我们代代相传。
(指导教师:彭文广)
温馨提示
本页面内容不允许直接阅读,请通过《信阳日报》客户端浏览查看。
扫描二维码下载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