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优秀习作 PDF版阅读

信阳日报客户端

一端在手 信息全有

《南京照相馆》观后


信阳市第七中学 北斗星文学社 陈子涵

走出电影院,夏天的烈日洒在身上,可《南京照相馆》带来的沉重感却久久不散。这部电影宛如一把锐利的手术刀,将那段黑暗历史的伤痛层层剖开,毫无保留地呈现在观众眼前。身后散场的人群里,有人压抑着抽泣,有人低声议论着什么,空气里弥漫着一种难以言说的凝重,仿佛连阳光都带着一丝冰凉的触感。

影片以1937年南京沦陷后的吉祥照相馆为核心场景展开叙事。那座青砖黛瓦的老铺子,曾是街坊邻里定格笑容的地方,橱窗里还摆着战前拍摄的全家福,照片上的人眉眼舒展,浑然不知灾难已在门外徘徊。玉墨与阿昌默契配合,在日军的严密监视下巧妙周旋;老金作为照相馆老板,沉稳坚毅,为大家出谋划策。阿昌从最初的恐惧犹豫,到后来毅然加入保护同胞、记录真相的行列,他的挣扎与最终的觉醒,被刻画得入木三分。记得有个镜头,他攥着刚冲洗好的胶片躲在桌下,日军的皮靴声从门外步步逼近,他的指甲深深掐进掌心,眼里却慢慢燃起了一点不屈的光。

值得一提的是,电影虽是艺术创作,灵感却源于南京大屠杀期间,无数普通民众冒死保存日军暴行证据的真实历史——就像那些无名英雄用生命守护真相的壮举,影片里的每一个角色,都像是历史中无数勇敢者的缩影。他们或许只是街头的商贩、作坊的工匠,却在国难当头时,用最朴素的方式扛起了沉甸甸的责任。

暗房里,红灯摇曳,每一张照片的显影,都是对日军暴行的一次揭露。那微弱的红光,映在玉墨紧抿的唇上,照在老金布满皱纹的脸上,也落在阿昌颤抖却坚定的手上。它仿佛在无边黑暗中点燃了揭露真相、守护正义的火种,微弱却顽强,在日军的铁蹄下,在同胞的血泪中,倔强地闪烁着。

观看完这部电影,南京大屠杀不再是课本上冷冰冰的文字,而是无数同胞的血泪与苦难。那些曾经在历史书中看到的描述,此刻化作了具体的画面:残垣断壁间的哭喊,被撕碎的国旗,还有暗房里那些带着温度的胶片——它们不再是抽象的符号,而是一个个鲜活生命的呐喊。它让我刻骨铭心地认识到和平的珍贵与脆弱——我们如今的幸福生活,是先辈们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

“忘记历史就意味着背叛!”《南京照相馆》不仅是一部震撼人心的电影,更是一堂生动的历史课。走出影院时,看到街角的孩子在嬉笑奔跑,忽然懂得,那些藏在暗房里的坚守,那些用生命换来的真相,最终都是为了守护这样平凡而温暖的日常。

温馨提示

本页面内容不允许直接阅读,请通过《信阳日报》客户端浏览查看。


扫描二维码下载客户端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