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斗星文学社 李昱彤
“恶”,在人类社会里,常常是暴力、凶残、罪恶的代名词。而网络暴力,正是“恶”的一种可怕形态。当镜头对准一个人时,无论真相如何,屏幕后的“正义使者”们往往只相信自己看到的所谓“事实”。
“我叫叶攀,是一名资深记者。那个夜晚,我正在给学生讲解网络的利与弊,一通紧急电话彻底改变了我的人生轨迹:滨江三院顶楼,一位名叫静静的抗癌女孩和一名护士双双坠楼。静静曾是我的采访对象,她乐观坚强,在网上是备受喜爱的‘抗癌小天使’。护士李悦,经我初步调查发现,曾被静静拍下不雅照片,私下情绪极不稳定,更被患者母亲指控为凶手。监控离奇消失,警方调查受阻,但我的职业敏感却在兴奋地跳动:这桩案件,太有新闻价值了!自以为掌握了关键信息,我点燃了‘恶意’的火种,发布了指控李悦是凶手的帖子。”影片一开始就深深第吸引住了我。
帖子热度瞬间飙升,汹涌而来的网络暴力如同潮水,瞬间淹没了舆论。网友们纷纷称李悦为“恶女”。但,真相真是如此吗?
随着深入调查和更多线索浮现,叶攀发现那位看似“爱女心切”的静静母亲尤茜,并非那么无辜。当女儿在医院与病魔抗争时,这位母亲却在酒吧里寻欢作乐,仿佛已将女儿的生死抛诸脑后。医生的一句爆料深深刺痛了叶攀:“在绝对的绝望面前,别太高估了父母这两个字。”
新的“真相”再次登顶热搜,舆论风向瞬间逆转。网络暴力的利刃无情地刺向了新的“恶女”——尤茜。真相?难道就这样尘埃落定了?
叶攀以为摄像机已经捕捉到了所有的恶意,却唯独遗漏了自己。实习生晨晨爆出了叶攀的黑料。又一次,“恶女”的标签被贴上,只不过这次轮到了叶攀。一时间,新的热点诞生,叶攀尝到了被网络反噬的滋味。而最初的坠楼案,也渐渐在喧嚣中沉寂下去——原来,那不过是一场由静静自杀引发的悲剧。
《恶意》的结局,出人意料却又在情理之中,既震撼心灵又无比真实。
你以为这是“屠龙者终成恶龙”的故事,却没想到“恶龙”也能反噬“屠龙者”。在这个“恶意”弥漫的网络世界里,一切并非简单的非黑即白。当分不清真相的颜色时,人们往往只能盲目跟随感觉。网络暴力无处不在,你漫不经心的一句话、一个动作,都可能成为伤害他人的“凶器”。
因此,我们绝不能随波逐流,更不能自诩“正义”去参与网络暴力。务必“三思而后行”。那些所谓的“正义”,很多时候不过是为了追逐网络流量和热度而刻意抹黑他人。在网络的放大镜下,没有人能完美无瑕。所以,请扪心自问:你看到的、听到的,就一定是真的吗?
在这个流量至上的时代,没有绝对的善,也没有绝对的恶。世界,从来就不是非黑即白的!
温馨提示
本页面内容不允许直接阅读,请通过《信阳日报》客户端浏览查看。
扫描二维码下载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