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胡译丹)“这个盘子里的是陈皮。”“这个我认识,是金银花。”“原来山楂也可以做中药呀。”近日,息县中医院迎来一群好奇的“小客人”,一场以“中医体验+国粹启蒙”为主题的暑期少儿中医研学之旅在此开启,50余名小学生化身“小小中医药探秘者”,在触摸实物、动手操作中,近距离感受传统中医药文化的独特魅力。
在中医院百草园里,浓郁的艾叶香气扑鼻而来,带着阳光温度的薄荷叶片散发出淡淡清香,孩子们亲手触摸辨识各类中草药,开启一场与自然的对话;在中医药文化连廊,各式各样的中医治疗器具吸引着孩子,他们一边聆听中医师的讲解,一边仔细观察。在互动环节,孩子们积极提问,中医师耐心解答,现场气氛热烈。一个个中医药的多彩故事也在此时根植在孩子们心中。
当艾灸条的暖烟在指间袅袅升起,当刮痧板与皮肤接触发出轻微的“沙沙”声,当胳膊上吸附住气罐时,中医院针灸理疗康复科里孩子们踮着脚尖,触摸中医理疗的神奇温度。当小手握住刮痧板、耳朵贴上耳穴压豆的那一刻,他们刚刚学会的“小技能”,或许还带着孩子气的生涩,但却藏着最珍贵的心意。中医里“治未病”的智慧,早已悄悄变成了一份想照顾家人的温柔决心。
“中药是不是都很苦呀?”带着疑问,孩子们来到茶饮区,品尝完中药茶饮都发出感叹,“原来中药不苦,这个好甜啊。”通过味蕾体验,中医药文化在孩子心中变得更加亲切可感。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此次的中医体验活动,让孩子们近距离接触中医药文化,感受千年药香,深植文化根脉。我们通过‘看、听、做’相结合,让孩子用双手去触摸,用眼睛去观察,零距离接触和体验中医药文化,在潜移默化中感受到中华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息县中医院相关负责人说。
温馨提示
本页面内容不允许直接阅读,请通过《信阳日报》客户端浏览查看。
扫描二维码下载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