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版:县区 PDF版阅读

信阳日报客户端

一端在手 信息全有

一次难忘的求医经历


胡晓川

7月7日清晨,潢川县人民医院万康大爱城院区的走廊刚泛起晨光,内分泌科医生办公室的门一打开,我便攥着衣角快步迎上去。当郭旭升医生从里走出时,我再也按捺不住激动,上前紧紧握住他的手,指节因用力而微微发白:“郭医生,谢谢您!是您妙手回春,让我的妻子重新迎来了生命的朝阳。”话音未落,眼眶已潮热——这声感谢,浸透着5天来如坐针毡的煎熬。 一切要从5天前那场意外说起。妻子从外地求医归来后,遵照“名医”嘱咐服用了几服中药,谁知当晚就头晕头疼心发慌,紧接着便是止不住的大汗。汗水浸透睡衣的频率,从每小时一次变成半小时一次,到后来连换衣服的力气都没有了。短短几天就瘦得颧骨凸起,眼窝深陷,连说话都气若游丝。 直到6日早饭后,我颤抖着将血糖仪的试纸贴上她的指尖,屏幕上跳动的“27.9mmol/L”像一记重锤砸在心上——5天前空腹测量还是10.7mmol/L,这飙升的数字背后,是妻子越发的虚脱和微弱的呼吸,我抱起她就往医院冲。 慌乱中,我想起了老同学、神内二科的阮成均医生。电话里他听完情况,立刻说:“快到万康大爱城院区找内分泌科的郭旭升,他对急症处理特别有经验!”赶到医院才知道,当天是周日,本不该郭医生值班,可他听说患者情况危急,从家里赶到医院二话不说就接下了这个担子。

“先测指尖血糖,同步抽静脉血查电解质,安排头颅CT排除并发症。”郭医生的声音沉稳得像一颗定心丸。他一边询问用药细节,一边在病历上快速记录。等各项检查结果出来,制定好胰岛素泵治疗方案,墙上的时钟已指向下午1时30分。看着郭医生拖着疲惫的身体走出办公室,我心中满是感激,诚恳地邀请他一起吃顿便饭,却被他笑着婉拒:“这是我应该做的,你们安心照顾好病人。”

经过治疗,妻子的血糖一点点降到10mmol/L以下,能自己扶着床头坐起来,甚至能吃下一个白馍。于是,便有了清晨办公室里那幕道谢的场景。 阳光穿过百叶窗,在郭医生胸前的工牌上投下细碎的光斑,“郭旭升”三个字旁,是他穿着白大褂的证件照,眼神明亮而坚定。我突然明白,所谓“旭日东升”,不仅是妻子重获健康的新生,更是这些默默守护生命的医者,用责任与担当,为无数家庭托起的希望之光。

温馨提示

本页面内容不允许直接阅读,请通过《信阳日报》客户端浏览查看。


扫描二维码下载客户端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