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张方志
立夏已过,春天便如一个踌躇的过客,终于被“夏娃”推搡着,踉跄退场了。本周,信阳的日头,先是30℃,继而31℃~32℃,最后竟至于34℃~35℃。火热的夏天来啦,天地间的阳气渐盛,万物也进入一年中最旺盛的生长期。而我们也如自然界的草木一般,要顺天应时,调整养生之道。
立夏后昼长夜短,起居作息当与日同行。《黄帝内经》有言:“夏三月,此谓蕃秀,天地气交,万物华实,夜卧早起,无厌于日。”此时宜适当早起,以吸纳清晨清新的阳气;在保证充足睡眠的前提下,夜晚可稍晚入睡,午间小憩尤为珍贵。正所谓“午睡一刻值千金”,午间小睡能有效缓解“夏日倦怠”。明代医学家李时珍特别强调夏季“夜卧早起,广步于庭”,提倡清晨在庭院中散步以舒展阳气。
在饮食调养方面,养生专家建议遵循“春夏养阳”的原则。孙思邈在《千金要方》中记载:“夏七十二日,省苦增辛,以养肺气。”此时可适量食用辛味食物,但需注意不可过量以免伤阴。信阳民间也一直流传着“冬吃萝卜夏吃姜”的养生之道,所以,平时炒菜时可适量放些姜片或姜丝,但体质虚寒者生姜用量需谨慎。此外,家中绿豆、莲子、苦瓜等清热解暑之品应当常备。
夏季来临,气温升高,人体易出汗,所以补水至关重要,尤其是户外工作者最好随身携带水壶。日常生活中,我们可饮用菊花茶、金银花茶等清凉饮品,常饮有清热解毒之功效,但脾胃虚寒者不宜多喝。
生命在于运动,夏季虽然火热,但是运动还是要做的。不过,夏日运动一定要适度,不宜剧烈运动。运动时间也要有所选择,宜在清晨或傍晚较凉爽时段进行,推荐太极拳、八段锦等柔和类运动。
温馨提示
本页面内容不允许直接阅读,请通过《信阳日报》客户端浏览查看。
扫描二维码下载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