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唐 车)4月7日,记者从全市农科系统工作会上获悉,2024年,全市农科系统创新拼搏、真抓实干,以科技守稳守牢粮食安全生产的底线,不断加快推动农业科技自立自强,各项工作取得了新成效。
2024年,全市农科系统紧紧围绕乡村振兴战略和农业强市目标,以科技创新为引领,凝心聚力、攻坚克难,创新成果不断涌现,共获得科技成果奖5项,其中市农科院主持的科研项目《机收再生稻丰产高效关键技术创新与应用》获河南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三等奖;项目建设亮点纷呈,全年累计承担、参与各级各类科研项目50余项,其中签约国家现代产业技术体系试验站任务6项;成果转化落地生根,去年,全市3个自主新品种和2项自主新技术成功入选河南省主导品种和主推技术;技术服务扎实开展,主动对接服务新型农业经营主体50多家,累计组织技术下乡服务230余次,举办培训讲座和观摩交流现场会37场次,服务群众万余人次。
2025年,全市农科系统将大力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持续发挥农业科研在未来乡村振兴战略中的关键支撑作用;力争在提高粮食产量和质量的关键技术研发上取得突破,加强农业防灾减灾能力建设,加快农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千方百计推动农业增效益、农村增活力、农民增收入。
“2025年,我们要以干字当头,不断在实践载体、制度安排、政策保障、环境营造上下功夫,着力建设一流创新平台、引育一流创新人才、产出一流创新成果、营造一流创新生态。大力推动全市农科系统协同创新,加强农业科技原始创新,避免关键领域被‘卡脖子’,让农业插上科技的翅膀、种地挑上‘金扁担’。着眼长远发展,部署前沿技术和基础研究,面向产业需求,不断解决科技与经济脱节问题,把论文写在大地上,把成果送到农民家里,培养出更多的农业科研人才和技术服务人才,为我市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加快建设农业强市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市农科院党组负责同志表示。
温馨提示
本页面内容不允许直接阅读,请通过《信阳日报》客户端浏览查看。
扫描二维码下载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