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综合 PDF版阅读

信阳日报客户端

一端在手 信息全有

客观看待罚与奖


龚立堂

日前,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卫健委发布落实《关于促进人口集聚 推动人口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育儿补贴项目实施细则及服务流程。从本月起,符合条件的家庭生育一孩发放补贴1万元,生育二孩发放补贴5万元,生育三孩及以上发放补贴10万元。

回首40多年前,计划生育政策雷厉风行,若有家庭贸然生育二孩,罚款通知便如一道紧箍咒,瞬间将人束缚。甚至有的人为了生二孩被开除,丢了工作的“铁饭碗”。

或许有人会质疑,政策变化为何如此之快?其实,政策的制定与调整,皆是依据当时的社会经济发展状况而定。40年前,中国人口增长迅猛,资源与环境承受着巨大压力,实行计划生育是无奈之举。以粮食供应为例,人口的快速增长使得粮食产量难以满足需求,许多地方不得不实行粮食定量供应制度。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有效控制了人口增长速度,为国家集中精力发展经济创造了有利条件。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新的问题又接踵而至。低生育率导致的人口老龄化,使得社会养老负担日益加重,劳动力市场出现明显缺口。如一些制造业发达的城市,那些原本依赖大量年轻劳动力的工厂,后来因招不到工人,不得不缩减产能,部分工厂甚至因用工荒而被迫倒闭。在这种情况下,鼓励生育便成为当务之急。

从罚款到奖励,这不仅仅是生育政策的变革,更是社会观念的一次深刻转变。它提醒着我们,社会在不断发展,时代在持续进步,我们的观念也必须与时俱进,学会适应新的变化,而不能总是拘泥于旧的思维模式。对于那些仍在犹豫是否生育的人而言,奖励政策或许是一个契机,但更重要的是,要认真思考自己究竟想要怎样的生活,以及孩子能为家庭带来何种意义。毕竟,生育的初衷并非为了获取奖励,而是为了实现家庭的圆满与幸福。唯有如此,人们才会真正愿意生育。

生育政策的这一转变,宛如一面镜子,清晰地映照出社会发展的各个层面。若要提高生育率,仅靠奖励远远不够,还需从根源上减轻人们的生育负担。我们不能仅仅关注罚款与奖励的表面变化,更应从中汲取经验教训,为未来的社会发展做好充分准备。

毋庸置疑,人口问题关乎国家的兴衰存亡。在这个瞬息万变的时代,我们必须学会在政策的浪潮中找准自己的方向,让生活变得更加美好。

温馨提示

本页面内容不允许直接阅读,请通过《信阳日报》客户端浏览查看。


扫描二维码下载客户端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