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版:县区 PDF版阅读

信阳日报客户端

一端在手 信息全有

“土专家”“田秀才”乡村沃土显身手


罗山县莽张镇农耕智慧与现代科技叠加奏响春耕“奋进曲”

本报讯(刘婉莹)春回大地,万物复苏。近日,罗山县莽张镇广袤田野间奏响了春耕“奋进曲”,农户们抢抓农时翻耕泡田、精心育秧,一幅生机盎然的“春耕图”在机械轰鸣与绿意萌发中徐徐展开。

农机轰鸣织就春耕“协奏曲”。走进莽张镇田间地头,随处可见农户驾驶农机翻耕土地的忙碌场景。旋耕机搅动着泥水,将土壤打磨得细腻如绸,为后续插秧筑牢根基。“现在农机翻耕效率比过去人工快10倍,还能让稻田更平整保水。”正在操作农机的李师傅笑着说道。据统计,全镇春耕农机使用率达95%,智慧农业装备的普及让春耕跑出“加速度”。

自主育秧田绽放“匠心弧线”。在已完成整地的田块间,一垄垄竹条弯成的优美弧线格外引人注目。这些由农户自主设计的育秧田里,暗藏“科技密码”:弧形竹架既能精准控制秧苗行距,又可形成微型温室效应。“这种弧形育秧法用了好些年了,蒙上塑料薄膜以后,秧苗受光均匀,成活率很高。”正在插竹条的陈大叔笑着开口,言语中透着自豪。

科技特派员播撒“绿色希望”。郑洼村标准化育秧基地内,镇乡村建设办公室的农业技术员正手把手指导农户进行科学育苗。“种子催芽要控制温度在28℃,破胸露白后及时晾种……”技术员甘郑伟边说边示范。通过“良种+良法”组合拳,原本需要月余的育秧周期缩短3-5天,秧苗成活率也有提升。该基地负责人张金刚欣喜地说:“科技育秧就像给庄稼请了保姆,今年肯定又是个丰收年!”

春华秋实孕育振兴新篇。从机械化耕作到智慧化育秧,从“土专家”经验到“田秀才”指导,莽张镇正将传统农耕智慧与现代科技深度融合。当嫩绿的秧苗在春风中舒展身姿,莽张镇的田野不仅孕育着今岁的丰收愿景,更谱写着科技兴农、产业富民的乡村振兴新乐章。

温馨提示

本页面内容不允许直接阅读,请通过《信阳日报》客户端浏览查看。


扫描二维码下载客户端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