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新春
近日,在商城县金刚台西河景区内,上万株野樱花进入最佳观赏的盛花期,绵延的野樱花海如粉白云雾倾泻山谷,游人穿行在山水小径之中,宛若步入水墨丹青世界。而在30公里外的冯店乡螺丝畈村万亩野樱也竞相绽放,与金黄的油菜梯田和青瓦白墙的传统村落交织,构成一幅美丽的乡村画卷,引来大批摄影爱好者和游客拍照打卡,成为山野间的“生态客厅”。
在城郊的灌河生态文化园中,2000余株红梅临水照影,争奇斗艳,与园内亭台楼阁交相辉映,成为市民“半小时赏花圈”的休闲地,每日吸引上千人游览观赏。据该县文旅局统计,3月以来全县接待游客量增长150%,“以花兴业”的绿色发展路径正焕发蓬勃生机。
近年,商城县依托“红”“绿”的生态基底,着力打造高质量全域旅游示范区,以黄柏山、金刚台、汤泉池、石鼓山等景区为核心,打造50公里精品旅游环线,沿途串联灌河源、仙石谷、卧龙湾、里罗城、思乡谷等十几个景点,编织“快进慢游深体验”文旅网络。其中思乡谷千亩樱花、卧龙湾高山杜鹃、桐花谷万亩桐花、连二塘千亩荷塘、白沙岭万亩油茶花、灌河梅园等,成为该县文旅网络中的新宠。每到花期时节,层林尽染,吸引了八方游客,徜徉花海,“赏花经济”可 持续一整年热度不减。
“以花为媒”扮靓了乡村,也让乡村成为知名旅游目的地。该县在提升游客赏花体验的同时,还糅合了时下流行的文旅元素,营造“赏花+露营”“赏花+市集”“赏花+非遗”“赏花+研学”“赏花+美食”等多元消费场景,推出一系列融“吃喝玩游乐购”于一体的多元项目,深入挖掘本地花卉资源,打造具有本地特色的赏花旅游品牌,实现“风景”变“钱景”、“颜值”变“产值”,真正让“赏花经济”为商城县乡村旅游发展注入了源源不断的生机与活力。
温馨提示
本页面内容不允许直接阅读,请通过《信阳日报》客户端浏览查看。
扫描二维码下载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