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民生 PDF版阅读

信阳日报客户端

一端在手 信息全有

菜市场里“春味儿”浓


本报记者 张方志

东风万里,草木日新。随着春天的到来,各种时令蔬菜蓬勃生长,菜薹正大量上市,一些信阳本土的野菜也陆续走上广大市民的餐桌。一时间,中心城区的农贸市场里“春味儿”十足。

“早上刚割的菜薹,嫩得很呐,一元一把便宜卖了。”昨日上午,记者在浉河农贸市场走访时看到,前来售卖各种时令蔬菜的商贩非常多,他们将一捆捆儿菜薹整齐地摆放在面前,向过往市民兜售。

据商贩们介绍,他们所售菜薹有油菜薹、紫菜薹等,有的是大棚里种植的,有的则是农户自家地里种的。据了解,菜薹中富含对人体有益的微量元素和膳食纤维,对降低血脂和胆固醇有着一定作用。因此,用各种菜薹烹饪菜品在信阳饮食界颇为常见。“菜薹炒腊肉是我最喜欢吃的菜之一,今天来买两把紫菜薹,中午回去兑些腊肉炒着吃,这两把儿紫菜薹才3元钱,挺便宜的。”市民祝女士如是说。

除了各种菜薹、蒜苗等时令蔬菜开始大量上市之外,记者还发现一些本土野菜已成为农贸市场内的“摊儿上宾”,如野生荠菜随处可见,甚至蒲公英幼苗也已亮相。“这荠菜是我昨天下午在野地里挖的,纯野生的,4元一斤。”来自附近村庄的一位大妈告诉记者,“黄瓜头(蒲公英幼苗)你要的话,这两小把儿3元钱。”

野菜虽好,切勿乱吃。市第二中医院罗医生告诉记者,多食野菜虽然对人体有一定益处,但是不能乱吃。“有些野菜中草酸含量较高,多吃对胃黏膜有刺激,会引起腹痛、腹泻等症状。”罗医生说,“所以,建议市民购买野菜时要选择市场上较为常见的种类,不要图新鲜吃一些罕见的野菜。另外,在烹饪野菜时最好提前浸泡焯水以减少草酸含量,以免给人体带来损害。”

温馨提示

本页面内容不允许直接阅读,请通过《信阳日报》客户端浏览查看。


扫描二维码下载客户端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