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综合 PDF版阅读

信阳日报客户端

一端在手 信息全有

一村一品绘新景 美丽乡村焕新颜


浉河区因地制宜发展辖区文旅经济

本报讯(张瑞丽 魏 震)近日,在浉河区董家河镇的睡仙桥村,沿着彩虹小路蜿蜒前行,尽头是一家名为“见山”的咖啡馆。咖啡香气混合着山野的清新,吸引着络绎不绝的游客。一位来自安徽的年轻游客,手捧咖啡杯,在社交媒体上写道:“本以为是‘特种兵’式打卡,没想到却是意外的惊喜!这哪里是咖啡馆,分明是藏在山水间的诗意栖居。”这杯意外走红的“网红咖啡”,正是董家河镇乡村振兴画卷中,一抹亮丽的色彩。

浉河区董家河镇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中,坚持以党建为引领,充分调动农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立足资源禀赋和区位条件,打造多个“一村一品”产业村。目前已形成“睡仙桥小院经济、余庙村农家乐、楼畈村研学旅行、清塘村菌菇种植、黄龙寺村红色文旅、五云名优茶村”等特色产业村。

“见山咖啡”的走红并非偶然,是睡仙桥村乃至整个董家河镇,敏锐捕捉机遇、主动求变的缩影。睡仙桥村利用好自身优越的自然条件,推动全域旅游和经济的长期发展,把“一时现象”的“出圈”变为“一地品牌”的“破圈”。围绕食、宿、游、行等基础要素,建设豫茗茶庄园、毛尖盏博物院、陶瓷研学工作室、仙桥里露营基地等旅游业态,2024年年底又引进投资建设集阅读、茶饮、拍照打卡于一体的小满耕读书屋,建立起完整的文旅产业链,让游客引得来、玩得好、留得住。

巍巍群山满眼绿,好山好水出好茶。董家河镇是信阳毛尖的核心产区,境内茶园面积约15万亩,通过SC认证的大中型茶企16家,茶企、茶叶专业合作社等共116家,茶叶工坊2700余家,年产值达14亿元以上,辐射带动全镇80%以上茶农增收致富。

近年来,浉河区致力于构建“茶+文旅”全产业链,推动茶区变景区、茶园变公园,依托“信阳毛尖五大名山头”资源,打造茶庄园、茶文化馆等茶旅融合示范项目。茶产业的发展让一座座山变成了金山银山,一棵棵茶树,一个个茶园,正在铺就一条前景广阔的乡村振兴之路。

温馨提示

本页面内容不允许直接阅读,请通过《信阳日报》客户端浏览查看。


扫描二维码下载客户端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