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版:县区 PDF版阅读

信阳日报客户端

一端在手 信息全有

息县:抓住生态“鸡”遇 发展林下经济


余 江

初春时节,在息县临河乡单台村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里,成群的鸡悠闲地在林间觅食漫步,看到有人靠近,便扑棱着翅膀四处散开,鸡鸣声此起彼伏,热闹非凡。

“这些鸡每天都在树林里‘锻炼身体’,是绿色生态养殖的‘溜达鸡’,与传统养殖肉鸡相比,这些林下生态鸡的肉质更加鲜嫩爽口,深受市场欢迎。”昨日,该养殖基地负责人张卫东向笔者介绍。

近年,临河乡坚持把优化营商环境作为推动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积极营造亲商、安商、富商的浓厚氛围,吸引了一批像张卫东这样的乡贤返乡创业。2024年在临河乡党委、政府的感召下,张卫东毅然返乡投资500万元,在单台村利用闲置林地,建设现代化养殖场,发展林下养殖。

“从项目选址到手续办理,乡里都派专人全程跟踪服务,让我们感受到了家乡的温暖和诚意。”张卫东说,临河乡优质的营商环境坚定了他回乡投资的信心。为支持项目建设,临河乡成立工作专班,开辟绿色通道,帮助解决土地流转、基础设施建设等难题,确保项目顺利落地。

林下养鸡具有显著优势,周期短、见效快,相比传统鸡舍养鸡,饲料成本可大大节省,提高养殖效益。张卫东通过发展林下经济端起了“绿饭碗”,吃上了“生态饭”,享受到了良好生态带来的“红利”。

为进一步提升效益,张卫东还积极探索“林果+养殖”的循环农业模式,在养殖基地周边种植桃树、梨树等果树,初步形成规模。“林下养殖,鸡吃树下虫子和杂草,鸡粪可以作为果树的有机肥促进林木生长,果树可以为鸡群提供遮阴,形成良性循环,真正实现了生态和经济效益双赢。”张卫东介绍说,“今年,我还计划进一步扩大种植规模,打造集观光、采摘、休闲于一体的生态农业园。”

如今,合作社养鸡产业蒸蒸日上,村上逐步形成小群体、大规模、整村推进的养鸡产业发展新格局。

临河乡党委书记门洪欣说,合作社巧妙地利用了当地的林下资源,蓬勃发展了林下养鸡产业,同时收获了生态与经济的双重效益。乡里将继续为群众提供更多的就业创业机会和增收渠道,为乡村振兴蓄势赋能。

“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的基础。近年,息县充分利用林下资源优势,积极尝试各种循环经济发展路径,涵盖林果、林药、林禽以及生态旅游等多个领域。因地制宜发展林下经济,把良好的生态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以林兴农、以林富民;积极盘活林地资源,整合生产要素,积极发展林下种植养殖等多元化新产业,稳步提高林下经济产业的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以林业生态高质量发展助力乡村振兴。”息县县长郑春说。

温馨提示

本页面内容不允许直接阅读,请通过《信阳日报》客户端浏览查看。


扫描二维码下载客户端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