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左浉右
2月3日,2025年春节后第五天,立春。
立春,是二十四节气之首。立,是开始的意思;春,代表温暖、生长与希望。
多么美好的意象。
立春,有万物起始、一切更生之义,意味着新的一个轮回已经开启。在自然界,立春最显著的特点就是万物开始有复苏的迹象。此时,很多地方虽然冬日的冷峻并未消散,但春回大地、万物复苏,大自然生机勃发已不可阻挡。
立春又名正月节、岁节、改岁、岁旦等,传统观念中富有吉祥的涵义。在古代,它是重要的祭祀节日,也是劝农备耕的重要时节,后来逐渐演变为流传千年的各种民俗:演春、迎春、打春、咬春等。所谓“咬春”,北方地区的人们吃春饼、萝卜,南方地区的人们吃春卷。
同时应该了解的是,在气象学上,连续5天日平均气温稳定在10℃以上才作为春季开始的标准。按照气象学标准,立春到来时,幅员辽阔的中国大地,960多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大约只有67万平方公里是春天,大风、降温仍然是全国大部分地区天气的主角。
在信阳,去冬今春天气整体稳定良好。先是冬日暖阳让人们晒得过瘾,然后是一场透雨完全缓解了冬日的干燥,并拒绝了可能产生的旱情,春节之后,终于迎来入冬以来也是新年后的第一场雪。而最近的这场雨雪天气仅持续两三天,带给我们的主要是欣喜,而没有给春节假期造成太大困扰。
春回大地,轻风拂面始觉温软。经过这两场雨雪的润泽,早春阳光普照之下的信阳大地,淮河两岸,绿油油的麦子巨毯般铺满百里沃野;大别山麓,万顷茶园里一垄垄茶树伸展枝叶,正孕育新的一季茶香。
经历冬天的离开,拥抱春天的到来。又迎立春,也许“立”的最好姿态,应该像今年央视春晚感动无数人的歌曲《世界赠予我的》所唱的那样,接纳、包容世界所赠予的所有、一切,并倾情奉献给世界自己的一切、所有。
温馨提示
本页面内容不允许直接阅读,请通过《信阳日报》客户端浏览查看。
扫描二维码下载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