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综合 PDF版阅读

信阳日报客户端

一端在手 信息全有

全省“优秀” 排名第四


全市林长制暨国土绿化工作会议新年传捷报

本报讯(记者 李 浩)可喜成就,见证信阳林长制的有益探索。1月9日,记者从全市林长制暨国土绿化工作会议上获悉,过去一年,我市国土绿化任务超额完成,林业产业快速发展,在全省林长制考核工作中,我市位列优秀等次、排名全省第四。

隆冬携着寒意而至,但豫南大地并非一片萧瑟,山川依旧叠翠,风景仍然动人。过去一年,信阳坚持做深做实林长制,全市林业高质量发展取得明显成效,生态系统的多样性、稳定性、持续性显著提升,为高质量发展厚植了绿色底色。

逐“绿”而行、向“绿”而兴,信阳的高颜值是“绿色”的。2024年,全市以绿美乡村建设和重点区域生态修复项目为支撑,国土绿化面积61.14万亩,让信阳成为一座可以惬意深呼吸的城市。

生态改善,“稀客”频现。在商城县首次发现了球果假沙晶兰,刷新全省物种分布新纪录。同时,国家二级保护植物“女神之花”扇脉杓兰惊艳亮相黄柏山,充分证明了信阳守护绿水青山成绩斐然,生态环境日益向好,生物多样性“宝库”更加丰富。

山林披绿,林下生金,守好绿水青山,赢得金山银山。2024年,全市林业总产值263亿元,其中,全年完成油茶造林18.19万亩,年综合产值43.26亿元;争取省级财政林下经济项目8个,位居全省第一。

林业生态“颜”“值”双升的背后是改革带来的无限活力。改革浪潮下,有全省范围内的率先——浉河区在全省率先开展林地占补平衡跨市交易,有效解决了林业融资难、资金投入少、造林周期长的难点。改革浪潮下,有全省范围内的典型——光山县“推动油茶全产业链发展”入选国家林草局林业改革发展典型案例;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光山县、浉河区被认定为全省集体林权制度改革试点县。

今年,信阳将锚定打造豫南高效生态经济示范区目标,立足生态资源优势区、生物多样性富集区和生态特色产业集聚区三大定位,通过绿美乡村建设工程、森林质量提升工程、森林资源保护利用工程、林业产业振兴工程、林业改革和科技创新工程、森林文化建设工程,推动全市林业高质量发展,让更多的绿水青山“颜”“值”双升。

温馨提示

本页面内容不允许直接阅读,请通过《信阳日报》客户端浏览查看。


扫描二维码下载客户端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