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民生 PDF版阅读

信阳日报客户端

一端在手 信息全有

“精美的石头会唱歌”


——走近信阳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陈孝林

本报记者 马保群

“精美的石头会唱歌。传承和创新石画艺术,把画和石头本身特质相结合,运用精巧的设计和绘画制作,既保留了石头的自然美感,又赋予了石头新的生命,让普通的石头‘活’起来!”昨日,谈起石画艺术,信阳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陈孝林自豪地说道。

走进孝林手绘石画工作室,映入眼帘的是色彩斑斓、形态各异的石头画作品,栩栩如生的飞禽走兽、活灵活现的花鸟鱼虫、清新自然的山水林木纷纷跃然“石”上,散发出独特的艺术魅力,彰显着浓郁的民间手工特色,让人一见便心生爱慕,给人返璞归真的感觉。

“以石当纸,点石成画,石画艺术‘因形造物、随物赋形’的特点,让我感受到了民间工艺的魅力和中华民族文化的独特内涵。”陈孝林说道,儿时就对绘画情有独钟,虽然没有接受过专业的美术学习,可这并不妨碍她对美术的热爱与探索。2005年从网上了解到石画艺术,当时就着了迷,萌生了进行石画创作的想法。说干就干,自己把捡来的石头清洗干净,买来适合在石头上作画的丙烯颜料,开启了“石头上的梦想”。

万事开头难,在石头上作画,并非易事。陈孝林由于对石头的起形、画面的色彩和饱和度、明暗度等缺乏经验,便虚心请教一些比较有经验的石画艺术家。经过反复摸索和练习,陈孝林熟练掌握了绘画技巧,渐渐地,她笔下的石头,有了神采语言、有了性格灵魂,如同“活”了一般。

如今,陈孝林拥有了自己的工作室,带了徒弟,还尝试在文化展、学校、社区等地方宣传推广石头画,让非遗技艺在现代社会中得到更好传承。

“以石言志,以画传情,我将用手中的画笔去记录信阳的传统文化、风土人情及日新月异的变化,让石与画完美融合,让更多人从石画作品里了解、认识信阳,为家乡的宣传贡献自己绵薄之力。”陈孝林动情地说。

温馨提示

本页面内容不允许直接阅读,请通过《信阳日报》客户端浏览查看。


扫描二维码下载客户端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