浉河区第一小学 李 静
今天很开心,带女儿和两个姐姐一起看电影《抓娃娃》。晚上八点多电影散场,我陪着姑娘们吃了晚饭去河边漫步。仲夏的夜,寂静中传来蟋蟀的鸣唱,月光透过树梢,洒在幽静的小径上,仿佛是引导人们进入梦境的明灯,散发着淡淡的柔情。遥远的星空下,萤火虫闪烁着点点光芒,这夜空中飞舞的精灵,这山这水这城这月色,让人沉醉其中。刚看完电影,这样静谧的夜晚,漫步中我的思绪被拉回到十三年前。
那是我调入浉河区一小的第一年,金秋九月,我和68名孩子相遇。一张张天真可爱的笑脸,一声声亲切稚嫩的呼唤,将这一径小学长途的开端,点缀得光芒四溢。庆幸遇见,在广袤的空间和无限的时间中,能与孩子们共享同一片星空,共度六年时光。
对滢的最初印象是圆圆的脸蛋、厚厚的齐刘海、明亮的大眼睛、灿烂的笑容和甜美的歌声。她是班里的开心果,无论是在教室、走廊,还是操场,总能听到她的笑声。活泼可爱的她,像是一道亮丽的彩虹,给孩子们的生活带来了变幻的色彩。不仅学习积极刻苦,还多才多艺,我心里一阵惊喜。接下来的日子我开始培养她做领读班长、纪律委员,再后来学校大队部选拔校级节目主持人,我鼓励她试试。出色的表现被王校长、大队辅导员关老师赞不绝口。
上四年级时,她在众多选手中脱颖而出,代表学校参加浉河区教体局举办的五好小公民“少年向上、真善美伴我行”主题教育演讲比赛,成功获得一等奖殊荣。至今,我还深深记得那天的比赛场景:小小的她,穿着橙色的蓬蓬裙,胸前戴着鲜艳的红领巾,只比话筒高一点点,在舞台上从容自若,声音清脆响亮。领奖后她笑着说:“有这张奖状,修改多少次稿子,练习多少遍都是值得的!”
玲儿是一位回族小姑娘,老家在青海省,爸爸妈妈在信阳开店。她高高的个子,小巧玲珑的瓜子脸,明亮的大眼睛忽闪忽闪的,身后那条又黑又粗的麻花辫儿甩来甩去,阳光洒在她的麻花辫上,每一缕发丝都闪烁着金色的光芒,仿佛是天使的羽翼。这样一位明眸皓齿的小姑娘,却是班里的“女汉子”。一天课间,孩子们正在做游戏,突然上课铃响了,孩子们慌忙跑回到座位。教室桌椅那么多,过道那么窄,为避免挤倒同学,队伍行进缓慢,她默默跟在后面,快到自己座位了,只见她身子一侧,屁股一抬,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坐在别人的课桌上,屁股麻溜地在桌上转动大半圈,腿再一抬迅速穿越到自己的领地。整个过程行云流水,身体犹如一颗高速转动灵活的小陀螺。
我站在讲台上瞪大眼睛直直地看着她,被她一连串的动作惊呆了,我完全没有想到小女生会这样丝滑地跨越课桌椅。再看她,拿出语文书端端正正坐在座位上,嘴角上扬,脸上露出一丝得意的笑容,看着还在朝自己领地奔走的同伴,好像在说:还是我快!敏感的班主任职业素养让我从她看似潇洒的动作中看到了潜藏的危机和不安全因素。我灵机一动,赶紧利用这个机会对孩子们进行安全教育,她立刻意识到自己刚才的错误。我分明看到一缕红霞映照着她的脸颊,羞涩而动人,我忍不住转身笑了。
分别的时候有太多的不舍,当时我怀着二胎,再有一个多月就到预产期了,毕业那天我们一起拍下了难忘的瞬间。现在想想带最后一学期的毕业班,竟然是孩子们照顾我多一些,每每回忆起来,都会泪湿眼眶怀念不已。
滢儿毕业不久回老家福建学习了,我们在这之前只见过一面,现就读于厦门理工大学23级电子竞技运动与管理专业,担任学院团委广播站干事,正在自己擅长且喜欢的领域不断游弋蜕变。玲儿三年后初中毕业回青海上高中,她初中这三年我们见过多次面,寒假暑假都来找我聊天,高考结束来信阳,也是第一时间联系我,现就读于中南民族大学药剂制剂专业。不止她俩,馨语、杰杰、欢欢、林林、冉冉、翔翔……
几度提笔,几度盈眶,又几度搁置,与孩子们的相遇无疑是幸运,是美好,是灿烂。工作者是美丽的,充满幸福感的相处是幸福的。在我们都不曾细细品味的日子里,你们像一束束光照亮着我的生活,既是我小小的骄傲,又是我前行的依靠。
我亲爱的孩子们,所有的爱都指向团聚,唯有父母和老师的爱指向分离、不舍和牵挂。
温馨提示
本页面内容不允许直接阅读,请通过《信阳日报》客户端浏览查看。
扫描二维码下载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