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上海12月8日电(记者 陈爱平)上海市实验学校附属东滩学校四年级学生郭融达没想到,他遛狗时在家门外柱子上发现的一只拇指大小、头上有绒毛、翅膀有豹纹的蛾子——咖啡豹蠹蛾,登上了最新版的上海昆虫名录。
7日发布的《上海昆虫名录2024版》记录了3556种昆虫,较2023年版新增400余个物种记录,其中部分物种的发现者是普通市民。
“这些昆虫在其他地区或已存在甚至并不少见,但是在上海地区是第一次被科学意义上地发现并记录。相关数据也会上报给相关部门,为地方生物多样性规划提供参考。”上海自然博物馆(上海科技馆分馆)展教中心网络科普部副部长余一鸣说。
上海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副教授汤亮介绍,昆虫是大自然的重要组成部分。但由于大部分昆虫体型较小、行踪隐秘,单靠科研人员的力量很难在短时间内收获充足的信息,公众的帮助尤为重要。
上海自然博物馆等单位发起的“我的自然百宝箱”公众科学项目在2024年以“上海昆虫家谱”“上海蝴蝶监测”“路杀生物调查”等模块开展。近一年来,有近4.81万名用户使用数据上传小程序“听见万物”,线下活动“上海昆虫调查团”开展了47场,社会公众和科研人员协力收集、鉴定了9273条昆虫记录,覆盖上海16个行政区。
温馨提示
本页面内容不允许直接阅读,请通过《信阳日报》客户端浏览查看。
扫描二维码下载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