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马依钒)12月5日早上,我市大雾弥漫,出行能见度受到影响。早上7时,受雾霾影响,信阳辖区京港澳、安罗、沪陕、大广、淮内高速全线禁止所有车辆上站。直到9时许,阳光普照,雾霾得以驱散。
就在前一天下午,12月4日17时,信阳市气象台发布大雾黄色预警信号,预计当天夜间到次日上午,我市浉河区、平桥区、羊山新区所辖乡镇和街道将出现能见度小于500米的雾,局地能见度小于200米,可能对交通等造成较大影响。
进入冬季,雨雾天气增多,道路湿滑,视线不清,给交通安全带来隐患。如何防范雨雾天气对道路交通的不利影响?信阳交警部门为市民送上了安全出行“锦囊”。
首先要减速慢行。雨雾天气能见度低,不利于观察相邻车道及对向来车情况,市民出行时要放低车速,不要急踩刹车,避免急刹车造成侧滑。同时也不能压线行驶,否则会有与对面车辆相撞的危险,在弯道和坡路行驶时,应减速慢行。
其次要正确使用灯光。雨雾天行驶视线较差时,市民要开启近光灯示廓灯和前雾灯,必要时可将双闪灯打开,避免追尾和刮擦事故发生。需要提醒的是,雾天不能开启远光灯,因为漫反射会导致眼前一片白茫茫,更不利于观察前方路况。
此外,还要注意加大车距,必要时适当鸣笛。由于雨雾天容易侧滑,视线模糊刹车距离延长,因此,市民行车时要根据能见度不同,适当加大行车间距,拉大与前后车的车距,以免发生交通事故。
市民在雨雾天气出行过程中要按照公安交警部门的提醒提示,合理选择出行路线、出行时间,遵法守规安全出行。
温馨提示
本页面内容不允许直接阅读,请通过《信阳日报》客户端浏览查看。
扫描二维码下载客户端